瑞星诗

惟天之高,荡荡难名。仁覆万类,大德曰生。

惟君宪天,行天之道。仁育群生,下民是保。

天监君德,有允肖之。来享来歆,为祥为祺。

皇钦天命,嗣临大宝。严孝宗庙,祗奉圣母。

夙夜恭勤,惟德之霈。始于家邦,弘及四海。

饥者食之,寒者衣之。槁者濡之,仆者植之。

如艺黍稷,薅莠与稂。驱去螟螣,罔俾害伤。

矜恻鳏孤,抚字无告。有昧弗率,勉勉教诏。

除其凛冽,敷之融和。化戚以愉,易啸以歌。

立纲布纪,惟贤之庸。推亡固存,履道大公。

乃脩德化,制礼作乐。天叙有常,人文焕若。

芒芒四裔,雨露所坠。慕义归诚,靡或弗至。

上帝曰俞,允光予命。何以报锡,式鸿厥庆。

嘉禾异麦,骈出于下。骈出于上,庆云膏露。

宣德庚戌,月维己丑。其日丁亥,夕瑞在酉。

大星如丸,九斿之傍。有彗若射,金玉其煌。

素蟾东生,皎乎相辉。河汉为蒙,参井为微。

厥名含誉,太史敷奏。百辟嵩呼,贺祥献寿。

皇德仁圣,谦让是崇。归功穹祇,归功祖宗。

归功圣母,亦及臣子。申命饬励,敬哉无怠。

稽古大圣,轩辕唐虞。咸有瑞星,昭德之符。

皇德格天,前圣一致。肆用作诗,永告来世。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瑞星诗》。诗中描绘了对天之高远、广大难以言表的赞美,以及对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的颂扬。诗人通过描述君主的德行与作为,展现了其对民众的关怀与保护,强调了君主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治理原则。

诗中提到君主应当效法天道,施行仁政,养育万物,保护百姓。君主的德行得到了天的监察与认可,被视为与天相似。君主不仅关注国内的治理,还将其推广至四方,使饥饿者得到食物,寒冷者得到衣物,使干涸者得到滋润,使倒下的得以扶起。君主如同种植黍稷,清除杂草,驱除害虫,确保百姓生活安宁。同时,君主还特别关注弱势群体,教导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快乐。

诗中还提到了君主的孝顺、恭敬、勤奋,以及对家族、国家的贡献。君主通过实施仁政,建立礼仪,创作音乐,促进了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君主的恩泽遍及四方,使得那些追求正义、忠诚的人们都能到达。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君主德行的赞美,认为君主的功德应当归于天、祖先以及圣母,并且谦逊地表示将功劳归于臣子。诗中充满了对君主美德的颂扬,以及对未来世代的期望。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仁安堂诗为任敬立赋八章

奕奕高堂,丽于城隅。有植其?,有列其书。

高堂奕奕,既闲且殖。展矣君子,秉心之德。

其心伊何,相人予均。其德伊何,侯利安于民。

民之颠沛,维予之殆。民之憯憯,维予之瘁。

民之瘁矣,予胡宁居。言遄赴之,弗步而趋。

民乃定矣,予心则夷。维予心之夷,曷报曷施。

帝怀康靖,弗懈夙夜。孰遏其升,不显在下。

南有松柏,以柱以楹。聿观尔升,诞惠厥宁。

形式: 四言诗

穆陵关夜雨

暝色来远谷,清风动华烛。

山楼雨声寒,罗帷人独宿。

形式: 古风

山行(其一)

山鸟多清音,山花有异香。

但得山间趣,宁辞山路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山行(其二)

荒冈断复连,风叶散还集。

霜落秋涧清,烟横晚岫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