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苏洵所作,通过“雀鷇含淳音,竹荫抱静节”这两句,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之美。
“雀鷇含淳音”,描绘了一幅小鸟初生,发出清纯悦耳声音的画面。这里的“淳音”指的是质朴、纯净的声音,象征着自然界中生命的原始状态和纯真情感。小鸟在成长过程中,其声音从稚嫩到逐渐成熟,蕴含着生命力的觉醒与成长的喜悦,体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循环规律。
“竹荫抱静节”,则将视线转向了竹林。竹子以其挺拔的姿态、坚韧的品质和四季常青的特点,象征着高洁、正直的人格和坚定的意志。在这里,“竹荫”不仅指竹林为人们提供的一片清凉之地,更寓意着心灵的避风港,让人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与自我反思的空间。“抱静节”中的“静节”既指竹子的静谧之态,也暗喻了人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节制,追求精神上的高雅与纯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苏洵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在美的享受中感悟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