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汪珍对友人兑峰殿干回信的应答之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首联“题得新诗寄所思,从公始恨十年迟”,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收到友人来信后的心情,既有对新诗的喜悦,也因与友人相隔太久而略感遗憾。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内心的喜悦与遗憾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时间的无情。
颔联“灯残暗壁虫催织,月满空庭鹊绕枝”描绘了一幅夜晚的静谧景象。残灯昏暗,壁上虫声嘈杂,月光洒满庭院,鹊鸟围绕树枝。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颈联“客路飘零秋易感,老年情味夜偏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绪。漂泊在外的旅人,在秋天的季节里更容易触景生情,而年老的岁月,夜晚的时光则更能让人体会到生活的滋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深刻回忆。
尾联“江烟一舸芦花雪,还忆往年相别时”以江边的景色作为结语,将思绪拉回到与友人的分别时刻。江面上弥漫着烟雾,一艘小船载着芦花和雪花,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故事。这一联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更寄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光、自然的独到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