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夕》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秋夜图景。诗中以月光为引线,勾勒出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
“月出万井秋”,开篇即以“月出”点明时间,秋夜的清冷与月光的柔和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商声在高树”,商声是五声音阶之一,此处借指秋夜特有的凄清之音,通过高树的共鸣,将这种情感放大,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感染力。
接着,“风条络纬鸣,露叶流萤度”,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细节。微风吹动着树枝,络纬(一种昆虫)的叫声在空中回荡,而露珠下的叶子上,流萤轻盈地飞过,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流转。
“天河一杯水,流向西南去”,天河在这里被比喻为一杯水,流向西南,既是对天体运行规律的描述,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的意味。这一句将宏观的宇宙景象与个人的情感体验巧妙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深邃感。
最后,“坐念素心人,佳期渺何处”,诗人独坐静思,心中挂念着那个“素心人”,即纯洁、真挚的人。佳期渺茫,不知何时能相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秋夜场景,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