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

陈蕃扫室每辞慵,我爱倪迂执帚从。

岂比向时尘拂面,顿教立地镜开容。

端严研几才无俗,整理琴书不厌重。

尚逊当年清閟阁,竹梧洗到绿痕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扫地》由清代诗人金锷所作,通过对比陈蕃与倪迂的扫地行为,以及与“向时”之尘的对比,展现了扫地不仅仅是清洁环境的动作,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

首句“陈蕃扫室每辞慵”,借陈蕃的故事,强调了扫地并非简单的家务劳动,而是需要勤勉和决心。陈蕃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学者,以勤奋好学著称,即使在简陋的居所中也保持整洁,体现了其高尚的品质。

次句“我爱倪迂执帚从”,提到倪迂,即倪瓒,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以山水画著称,同时也是一位文人雅士。这里将扫地与绘画相联系,暗示扫地如同创作一幅精美的画卷,需要细心与专注。

接着,“岂比向时尘拂面,顿教立地镜开容”,通过对比“向时”的灰尘满面与现在的清新明亮,强调了扫地后的环境改善,不仅让空间变得干净,也仿佛让人心境得到了净化,如同镜子一般清晰明亮。

后两句“端严研几才无俗,整理琴书不厌重”,进一步阐述了扫地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清洁,更是心灵上的洗礼。研几(研究学问的桌子)的端严无俗,意味着在清洁的同时,也注重了精神层面的提升;整理琴书(乐器和书籍),不厌其重,表明了对文化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尚逊当年清閟阁,竹梧洗到绿痕浓”,将扫地后的环境与当年的清閟阁(清静幽深的书房)相比,竹子和梧桐树经过清洗后,绿意更加浓郁,象征着环境的改善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综上所述,《扫地》一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扫地这一日常行为的高雅与深意,还蕴含了对个人修养、精神追求以及自然环境美化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9)

金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焚香

鹧斑初试麝才薰,尽日垂帘看篆文。

掠地清风吹不散,告天心事密难闻。

搏山垆煖春如海,沈水烟浓晓结云。

何处可容参一瓣,笔床砚匣总氤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灌花

群芳人谱各争妍,自灌根荄忍息肩。

一日看花千日养,三分人事七分天。

还祈宿雨沾枝上,好趁朝暾隔树颠。

消受繁华如锦绣,须知调护在春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武林旅夜即事

离江三十里,独坐忽闻潮。

夜半月初上,秋来木未彫。

鱼龙吹浪近,风雨入城遥。

壮士知何限,茫茫共此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赠朱心垣

才人逸气肯消磨,老去名山襆被过。

千里江湖供啸傲,两閒诗卷任搜罗。

王融杂组年来满,张嵊清谈客邸多。

我正匆匆归放棹,钱塘门外奈愁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