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献仙音

冻结林闾,寒凝屋觜,掩映纸窗棂白。

乍得微融,旋看更洒,莎阶扫来三尺。

埋断了银塘路,丛丛草芽碧。

怪绵密,夜还朝、就高沿下,尽点染、湖乡垞南村北。

陌上踏灯人,尚昨夜、粘鞋拖屐。

柳眼梅心,叹年光、未露标的。

且香添篝火,待暖风消释。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鉴赏

这首《法曲献仙音》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世界的静谧与美丽。

首先,开篇“冻结林闾,寒凝屋觜,掩映纸窗棂白”描绘了冬日严寒中,林间小道被冰雪覆盖,屋檐挂着冰晶,窗户在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洁白。接着,“乍得微融,旋看更洒,莎阶扫来三尺”则描述了初雪融化后不久,又飘落了新的雪花,台阶上积起了三尺厚的雪。这里通过“乍”和“旋”两个字,生动地表现了雪的变化无常,以及雪景的动态美。

“埋断了银塘路,丛丛草芽碧”进一步描绘了雪覆盖下的银色池塘路,以及在雪中隐约可见的绿色草芽,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接下来,“怪绵密,夜还朝、就高沿下,尽点染、湖乡垞南村北”则通过“绵密”一词,强调了雪的密集和均匀,同时描绘了雪景从夜晚延续到早晨,覆盖了整个湖乡和村庄,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陌上踏灯人,尚昨夜、粘鞋拖屐”则将视线转向了雪地中的行人,他们踩着灯光,留下了一串串足迹,鞋底粘满了雪花,拖着沉重的步伐前行,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也让人感受到了冬夜的寒冷与生活的艰辛。

最后,“柳眼梅心,叹年光、未露标的。且香添篝火,待暖风消释”将视角转向了春天的象征——柳树和梅花,表达了对春日到来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建议在等待春风消融冰雪的同时,可以点燃篝火取暖,增添生活的情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冬日雪景的美丽与静谧,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收录诗词(104)

高士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四首(其一)

怨东君掯晴勒暖,窗前梅信无耗。

非关节气今年晚,正月匆匆过了。

频问道,有几处,横梢低树经春好。

蕊单萼小,纵翠羽难窥,黄蜂怎逞,林下冷烟悄。

还立向,野岸溪桥懊恼,一枝临水空照。

谁言惊蛰花期近,偏觉十分寒峭。

倾宿䤖,又且自,殷勤相劝轻调笑。

瓶倾斝倒,倘杏靥调匀,桃腮晕透,知尔恨多少。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四首(其二)

卖花声晓穿深巷,枝枝微带珠露。

谁家买向妆台去,可伴玉人钗股。

看楚楚,压鬓影,鬟丝倭堕增眉妩。

秾芬暗度,爱艳紫斜红,轻苞密瓣,细蕊绽金缕。

浑疑是,杨柳堤边殿女,绛仙独饶情绪。

漫言秀色加餐饭,直得隔帘凝伫。

还记取,把蜀锦,缝囊冰麝同他贮。

裙腰系处,傍弱骨柔肤,魂消一盼,莫被那人妒。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四首(其三)

小栏干早梅初破,纸窗微逗香缕。

冰轮似水霜天净,遥想玉门开路。

凭记取,向雪后,冲寒一片玲珑树。

归来岁暮,把衣卸盘雕,帘垂银蒜,款款夜深语。

年光近,又被春禽唤曙,匆匆冻腊将去。

牙香绣袋浑闲事,那比蛮笺钿柱。

惊节序,恰十九,东坡十二君初度。

酣馀起舞,拟谱鹤南飞,樽前狂叫,侧帽睨今古。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四首(其四)

记丹霄亲闻天语,长聊词赋能擅。

右银台路承恩最,切名重槐应观。

瑶水宴,早应制,诗成禁里争传遍。

红墙隔断,奈旧日神交,几年联籍,相见恨遍晚。

莼鲈兴,要趁秋帆稳便,碧空万里云敛。

洞庭香橘千头熟,到及新霜红染。

南去雁,恰一路,随君影落吴洲远。

江城岁晏,恣小榼轻舟,落梅残雪,寄我醉吟卷。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