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八十康强鬓未华,琴书图史是生涯。
是非应不关心虑,名利何曾挂齿牙。
野鹤无心栖道院,岩花流水入仙家。
□□□□□□□,近闻巢许出烟霞。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逾八十仍精神矍铄的隐士,其生活围绕着琴棋书画与典籍,远离尘嚣,心无旁骛。他如同山间之鹤,无意于世俗的栖息之地,而是向往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仙境。诗中隐士的生活态度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近闻巢许出烟霞"一句,借古代两位高士巢父和许由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隐士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传统隐逸文化的传承与推崇。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深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赞美。
不详
姑射仙人笑脸开,肯将脂粉涴香腮。
只因误入桃源洞,惹得春风上面来。
梵林岑寂妙圆通,灵籁无声起远钟。
青鸟梦回天际白,赤乌翅展海头红。
晨光灿灿流残月,曙色苍苍散晓风。
自古洗心须净地,何须假榻坐禅空。
痴儿事未了,山照已衔西。
数曲寻江路,层空步石梯。
栖高得月早,壁峭与天齐。
往矣初寮躅,摩挲旧碣题。
云门耸剔白云低,水急游鱼不敢栖。
入户已知来见解,何劳更举轹中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