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招南阳秀才

莫因公荐偶失意,便拟飘蓬作旅人。

志壮任存题柱事,病多争向倚门亲。

危堤柳色休伤别,上苑杏花长自春。

况有西湖好山水,归来且濯锦衣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不要因为一时仕途受挫就打算像浮萍一样流浪天涯。
即使壮志未酬,也要坚持下去,就像古人题柱自励一样,生病时更要珍惜家人的陪伴。
堤岸的柳色不必因离别而感伤,宫苑的杏花总是在春天独自盛开。
更何况还有美丽的西湖山水等待着,归来后洗净征尘,生活依旧美好。

注释

莫:不要。
因:因为。
公荐:公务推荐。
失意:受挫、不如意。
飘蓬: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志壮:壮志。
题柱事:古代典故,指人在柱子上题字以激励自己。
倚门亲:倚门盼归的人,常指亲人。
危堤:危险的河堤。
柳色:柳树的绿色,象征春天和离别。
伤别:因离别而感伤。
上苑:皇宫园林。
杏花:春天的花朵,象征希望。
长自春:永远在春天绽放。
况:何况。
西湖:著名的杭州西湖。
好山水:美丽的山水风景。
濯:洗涤。
锦衣尘:华丽的衣服上的尘埃,比喻世俗的烦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诗招南阳秀才》。诗中表达了对秀才的鼓励和慰藉,告诫他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而放弃追求,要有壮志凌云的精神,即使身患疾病,亲情和友情也是支持的力量。诗人以堤柳和上苑杏花的景象,寓意生活中的美好与坚韧,暗示春天永在,不必过于伤感离别。最后,诗人邀请秀才回归时,可以到西湖美景中洗涤心灵,忘却尘世烦恼。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林逋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郊园避暑

柴门鲜人事,氛垢颇相忘。

爱彼林间静,复兹池上凉。

托心时散帙,迟客复携觞。

况有陶篱趣,归禽语夕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采石山

危阁闲登日渐曛,整屏晴雨枕江濆。

秋棱瘦出无多寺,古翠浓连一半云。

坐卧不抛输钓叟,往来长见属鸥群。

翻然却怪宣城守,是甚移将李白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城中书事

一门深掩得闲权,纯白遗风要独全。

强接俗庸中反道,敢嫌贫病是欺天。

围形古寺谙寻鹤,照藓秋廊拟疏玄。

从此免惭岩下者,子真高兴未萧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复赓前韵且以陋居幽胜诧而诱之

画共药材悬屋壁,琴兼茶具入船扉。

秋花挹露如红粉,水鸟冲烟湿翠衣。

石磴背穿林寺近,竹烟横点海山微。

百千幽胜无人见,说向吾师是泄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