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踏青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年来凄断踏青游,薄采芳馨过陌头。”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踏青时的心情,虽是游春赏花,却带着一丝凄凉与哀伤。诗人轻采着花香,穿过田间小路,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时间的长河中。
颔联“别浦人归初解缆,小园花落强登楼。”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别浦边,人们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正缓缓解开船上的缆绳,准备归家;而小园里,花朵已悄然凋零,诗人只能勉强登上高楼,试图从高处欣赏这即将逝去的春色。
颈联“王孙已逐斜阳老,凤子还添暮雨愁。”这里运用了典故,以“王孙”和“凤子”分别象征着青春与美好,暗示着岁月的无情。斜阳之下,王孙(青春)已经老去,而暮雨之中,又增添了几分愁绪。这一联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表达了对青春易逝、时光匆匆的感慨。
尾联“遍绕天涯看不得,横桥春树水东流。”诗人感叹自己无法遍览天下美景,只能在眼前这片春树下徘徊。横桥之上,流水潺潺,春树葱郁,这一切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轮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景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愁。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春日抒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