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宝帐春寒夜不眠,卸妆入坐绮窗前。
玉屏花影珠帘月,一勺香泉浸水仙。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寒夜中闺中女子的情景。"宝帐春寒夜不眠",以精美的帷帐和料峭的春寒衬托出主人公难以入眠的孤寂心情。她卸下繁琐的妆容,独自坐在绮窗前,窗外是月光洒在玉屏上,花影摇曳,珠帘轻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氛围。
"玉屏花影珠帘月"这一句,通过细致的视觉描写,将月色、花影与精致的玉屏相结合,展现出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而"一勺香泉浸水仙"则进一步增添了诗意,暗示着女子心中的愁绪如同香泉中的水仙,被春寒浸润,更加深沉而动人。
整体来看,这首《春寒》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在春寒之夜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清冷而婉约的情感,体现了丘逢甲诗作中常见的闺怨之情。
不详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骤暖还寒昨夜风,江城东望晓溟蒙。
不知春色在何处?三十二峰烟雨中。
江楼听雨散春声,家国茫茫百感生。
四载故山今夜月,不曾流照到金城。
火树银花句懒吟,望京楼畔客愁深。
他年见月应回忆,寒雨春灯此夕心。
韩江别思满扁舟,春水新添五尺流。
一路青山送眉妩,鹧鸪声里到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