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蒲涧寺后二岩三首(其三)

南溟吞越绝,极望碧鸿濛。

龙渡潮声里,雷喧雨气中。

赵佗丘垄灭,马援鼓鼙空。

遐想鱼鹏化,开襟九万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南海吞没了遥远的越地,极目远眺,一片碧波浩渺。
在潮水涌动的声音中,仿佛龙在渡过,雷鸣夹杂着雨的气息。
赵佗的陵墓已消失,马援的战鼓声只剩空响。
遥想当年,大鹏展翅化鱼入海,我敞开胸怀,期待乘风飞翔九万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胸襟与志趣。"南溟吞越绝"一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宏大背景,"极望碧鸿濛"则展现了诗人远眺时所见到的迷离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龙渡潮声里,雷喧雨气中",通过对水流与天气的描绘,增添了一种动感和紧张感。这里的“龙渡”暗示了诗人所处位置之高远,“潮声”、“雷喧”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赵佗丘垄灭,马援鼓鼙空"两句似乎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着某种精神寄托。赵佗和马援都是历史上的名将,他们的事迹在这里被提及,或许是诗人对于英雄气概的怀念。

最后两句"遐想鱼鹏化,开襟九万风"则又回到了自然景观的描绘之中。"遐想"表明了诗人的深远思绪,而“鱼鹏化”则可能是对道家思想中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一种象征性的表达。“开襟九万风”则是对广阔胸怀的写照,九万之风,可谓浩瀚无边。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和历史记忆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深邃情感,是一首充满想象力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腊夜雪霁月彩交光开阁临轩竟睡不得命家仆吹笙数曲独引一壶奉寄江陵副使杜中丞

月华临霁雪,皓彩射貂裘。

桂酒寒无醉,银笙冻不流。

怀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

竟夕吟琼树,川途恨阻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新荷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

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献王中丞

登仙望绝李膺舟,从此青蝇点遂稠。

半夜剑吹牛斗动,二年门掩雀罗愁。

张仪会展平生舌,韩信那惭跨下羞。

他日图勋画麟阁,定呈肝胆始应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醉后赠冯姬

黄昏歌舞促琼筵,银烛台西见小莲。

二寸横波回慢水,一双纤手语香弦。

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愿托襄王云雨梦,阳台今夜降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