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夏月苦雨(其二)

陶家屋角树扶疏,纸阁萧然一榻虚。

墙缺暂教浓绿护,漏痕都似硬黄书。

悬河喜听乡人语,掀淖重邀长者车。

舍北炊烟多未起,官贫敢叹食无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清静而略带寂寥的夏日景象。首句“陶家屋角树扶疏”,以屋角的树木繁茂来衬托出环境的宁静,暗示主人可能不在家,只有屋旁的树在风雨中轻轻摇曳。接着,“纸阁萧然一榻虚”进一步强调了屋内的空旷和简朴,纸阁(可能是用纸糊成的阁楼)显得冷清,仅有一张床铺空置。

“墙缺暂教浓绿护,漏痕都似硬黄书”两句,通过墙上的斑驳痕迹和漏雨的印记,展现出岁月的痕迹,仿佛这些雨水滴落的痕迹如同书写在墙壁上的文字,寓意着时光的流转和生活的沧桑。诗人借景抒怀,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感慨。

“悬河喜听乡人语,掀淖重邀长者车”则转而描绘与乡人的交往,诗人喜欢聆听乡亲们的交谈,显示出他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对长者的尊重。然而,“掀淖”一词可能是指道路泥泞,邀请长者乘车的行动显得艰难,反映出当时雨后的不便。

最后,“舍北炊烟多未起,官贫敢叹食无鱼”以炊烟未起暗示清晨的宁静,也暗指家中经济状况不佳,连日常饮食都显得简单,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自己虽为官员却生活清贫的境况,没有过多的抱怨,反而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品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雨后乡村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以及他面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13)

王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阳后十日晚过大伾山(其一)

杰阁风声响海潮,不胜寒处近层霄。

云邀暮色归山寺,虹挟秋光落野桥。

仄径无人支卧柏,清泉终古浸单椒。

自怜蒲柳凋零易,济胜常扶瘦沈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重阳后十日晚过大伾山(其二)

前度何曾识道场,重过犹及展重阳。

新图壁挂枫千树,古字天惊雁一行。

石洞人酣霞外酒,丹房花拒夜来霜。

鍊师莫笑粗官俗,十七年前侍玉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重阳后十日晚过大伾山(其三)

不分简絜与胡苏,故道谁翻《禹贡》书。

田舍薪茭官赋税,山城沙砾古河渠。

微波竞走催租吏,积雨难通治粟车。

众妙门前重伫立,满衣尘土发萧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南闸

欸乃荡空碧,孤舟晓欲东。

残春野色外,乐岁市声中。

鸟语林端日,潮音水面风。

渔郎尚酣睡,隔宿一镫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