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水平林眇不穷,雪翻鸥鹭点晴空。
洞房岂识江湖趣,意象冥将造化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妙的融合。
首句“野水平林眇不穷”,以“野水”和“平林”为背景,描绘出一片广阔无垠的景象,水波与林木相互映衬,给人一种悠远深邃的感觉。“眇不穷”则强调了这种景象的无限延伸,仿佛没有尽头,引人遐想。
次句“雪翻鸥鹭点晴空”,转而聚焦于空中,雪花与鸥鹭在晴朗的天空中翩翩起舞,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这里的“雪翻”不仅指雪花飘落,更暗示了它们在空中轻盈翻飞的姿态,而“鸥鹭点晴空”则生动地描绘了这些飞禽在蓝天白云间穿行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
后两句“洞房岂识江湖趣,意象冥将造化同”,则从自然景观转向对艺术的感悟。诗人借由观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与共鸣。他认为,即使是封闭的洞房,也能感受到江湖的趣味,因为艺术作品能够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韵律融入其中,与宇宙的造化相呼应。这里不仅赞美了曹夫人的画作,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之间微妙联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统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不详
华屋生知世胄荣,谁教天付与多能。
西风白草牛羊晚,隐见横冈一两层。
临平山下藕花洲,旁引官河一带流。
雨棹风帆有无处,笔端须与细冥搜。
神祠斋馆卧耽耽,五鼓星河屡起瞻。
剑佩森森趋帝右,衣冠肃肃奉宸严。
风传远壑松千树,人拥回廊月一帘。
四岳旌幢初会散,晨乌声动庙竿尖。
造物赋象质,于余颇能名。
琼瑶琢其骨,冲和擅其清。
公生华屋贵,好学从妙龄。
才高岂容遏,卓然以文鸣。
厚德滋善养,雍容无暂矜。
区区草茅人,未必真尔能。
家藏三万轴,插架连屋楹。
牙签示题目,探赜手不停。
微言固澹泊,嗜好如饴饧。
祖宗开鸿基,累圣致太平。
诜诜既蕃衍,绰绰亦见称。
裕陵喜人物,教率从典刑。
联翩试文艺,议论参公卿。
公材实杞梓,落落非杉柽。
愿言勤著书,会当补朝廷。
他时树勋业,彝鼎信可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