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吾友王秋曹,教我种花术。
其术艰且勤,老懒不暇悉。
然以当佩韦,古义足可述。
四时春气在,一语能事毕。
东菑过朝雨,台笠破烟出。
登麦虽已迟,插禾未为失。
况我卤莽人,鉴此变气质。
吟成种花诗,花者犹生笔。
这首清代鲍桂星的《种花(其二)》描绘了诗人朋友王秋曹教授他种植花卉的方法,虽然过程艰辛且需要勤奋,但诗人表示即使自己懒散,也能从中学到古人的持之以恒精神。四季中春天的气息蕴含其中,诗人通过实践,理解了适时耕作的重要性,如早晨雨后的东边田地,戴着斗笠劳作,尽管收割小麦稍晚,但插秧并不算晚。诗人感慨,这使他这个粗疏之人也得以改变气质。最后,他将这种体验化为诗篇,种花的意象仿佛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得诗歌如同花开般生动。整首诗寓教于乐,展现出诗人对农事生活的理解和欣赏。
不详
石城衰柳不堪攀,君已东归我未还。
别后秋风寒楚水,愁来暮雨梦吴关。
朱弦寂寞阳阿调,明镜萧条壮士颜。
雪夜扁舟曾有约,几时携酒凤皇山。
桂海移栽近几年,清于檐卜韵于莲。
羚羊挂去春无迹,野鹿衔来骨亦仙。
醒酒风知香近远,护花鸟识味中边。
何当手把金茎露,洒向人间遍大千。
万峰西来不可羁,天设岨崄厄塞之。
镕金铸铁屹成壁,复道重关纷寘棋。
古城嵯峨白日晚,寒水呜咽东流悲。
蓖山木叶飒飒风,疑是韩侯张鼓旗。
春水初生卅六陂,扁舟晚泊露筋祠。
疏烟细雨秦邮路,一树垂杨出酒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