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死人窝,为番阳胡道玄赋

我尝梦登天,身乘帝青云。

下视六合大,死人何纷纷!

尸行鬼走不知丑,天跳鬼踔无由分。

首戴髑髅蒿两目,肠悬题凑空孤坟。

自谓策神智,可以干明君。

自谓雕纂组,可以成华文。

自谓昭旗常,可以铭前勋。

形如枯株心强活,气如湿灰耳强闻。

哀哉腥腐窟,何以能超群?

天孙为余言,此皆不足云。

累累白骨成飞尘,安知中有不死人?

眉厖喉结目如电,挥呵风雨走百神。

塌额玉陛下,自称小兆臣。

臣之形骸与众等,久断荤血腐肉皴。

言臣不死诚谬妄,固有不死丹元君。

丹元君,在何处,泥丸真人且延驻。

一曲鸾笙五百年,死人窝里翻身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活死人窝,为番阳胡道玄赋》描绘了一幅奇特而阴森的梦境景象。诗人以第一人称叙述,说自己曾梦想登上天界,俯瞰大地,感叹人间生死众多,死者的荒凉与丑陋。他自以为才智出众,试图影响明君,希望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功绩,但内心深处却感到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不可避免。

在梦境中,诗人形容自己如同枯木般外表僵硬,但内心仍有生机,尽管气息微弱,耳朵却仍能勉强听见。然而,他身处的“腥腐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能,天孙(可能指神仙)告诉他,世间并无真正的不死,即使是那些看似强大者,也终将化为尘土。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一个神秘的人物——丹元君,象征着长生不老的仙道,居住在泥丸宫(即脑中),并暗示胡道玄可能也有这样的不死之道。最后,诗人预言胡道玄将通过某种方式从死亡的困境中解脱,如同鸾笙曲中的重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象征,表达了对生死、智慧与永恒的思考,以及对超越世俗困境的渴望。

收录诗词(542)

郑元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性僧游径山

忆昔苕溪登径山,童孩无识空跻攀。

但见五峰削玉倚天外,兼闻众木戛乐下云间。

振威何人喝石裂?行脚有僧挑月还。

神龙依禅井水立,杜鹃啼血春花殷。

孤烟中分白窈窕,一雨忽洗青崭颜。

何时复至旧游处?行踪应有苍苔斑。

愿从师去不可得,起看萝月空湾湾。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雪巢

太古有积雪,不在西蜀西。

西蜀之西云山远,斲冰千仞难攀跻。

岂如界溪之上肃侯宇?虚室生白皦于楮。

正犹积雪太古前,表里空明堪中处。

其处其谁世寡俦,纯净不涅缁尘羞。

素履恒因积后见,冰潢夜转银潢流。

遂疑巢居葛天氏,不在木末并山头。

三辰惜明启牖户,九霄排云达遥路。

吴天月明日将曙,铜盘盛得金茎露。

借问脩梁初举时,见者喜气盈芝眉。

巢成定产九苞凤,我老为赋卷阿诗。

形式: 古风

陈履元画玉山草堂

故人陈孟公,辞如春云气如虹。

画法师海岳,山如骞鹏树如龙。

骑箕上天二十载,有子齇鼻画极工。

惊蛟嘘云海浪白,离鸾照水岩花红。

皱鳞张鬐耸郁涧底松,中有一亩幽人宫。

石床支颐睨飞瀑,意远欲托冥飞鸿。

我欲从之不可得,青山万叠金芙蓉。

形式: 古风

赵松雪画马

地用莫如马,壶头竟何施?

寒风善相不假式,何必郭家口齿谢家鬐?

神驹龙变如何按式取,譬之图面八骏令人嗤。

君不见房星精飞光,夜流拽练明。

汉家都厩尽凡骨,冀之北土龙方生。

儿能引弓射乌鼠,便解骑过宛王城。

玉堂学士亲眼见,貌得风蹄耀流电。

山人半世只步行,髀肉何曾识鞍韅。

每每作诗题马图,千金骏骨世所无。

人间空费粉墨摹,玄黄牝牡真成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