汎昆明池至近华浦大观楼

云南正月半,杨柳青满湖。

浮舟出郡郭,逌然如画图。

汪汪千顷波,晴沙畅平铺。

和风弄舞燕,微澜漾浮凫。

赤脚两桨女,妙称樗散徒。

踏舷唱小梅,浩气淩八区。

沐氏旧西园,宛在似篷壶。

早树发初绿,粉墙明精庐。

诸渔集门曲,幽清无鸟呼。

何人构层楼,倒映水府居。

凭阑纵周眺,心目乃以舒。

群山从北来,柘城烟有无。

九十九水窦,足锸十万夫。

夕阳转西山,岩观正模糊。

何处昆阳州,风帆尽南趋。

俯仰一杯酒,襟怀千载馀。

霸业垂扫尽,苍茫留此潴。

海风送黄鹤,思便朝清都。

弟妹各牵衣,白云不可呼。

长啸动归桡,月上东城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云南昆明湖畔的壮丽景色与诗人泛舟湖上的独特体验。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面的广阔、水波的轻盈、春日的生机以及人物活动的生动画面。

首句“云南正月半,杨柳青满湖”,点明时节与地点,杨柳青青,春意盎然,为全诗奠定了清新明快的基调。接着,“浮舟出郡郭,逌然如画图”描绘了诗人乘船离开城市,进入湖面,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汪汪千顷波,晴沙畅平铺”写出了湖面的辽阔与平静,晴朗的沙滩延伸至远方,与湖水相接,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随后,“和风弄舞燕,微澜漾浮凫”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春风拂面、燕子翩翩起舞,以及水面轻轻荡漾的浮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赤脚两桨女,妙称樗散徒”描绘了一位赤着双脚划船的女子,她虽看似随意,却也别有一番韵味。“踏舷唱小梅,浩气淩八区”则展现了女子在船上唱着小曲,其声音飘荡在广阔的天地间,充满豪情与自由。

接下来,“沐氏旧西园,宛在似篷壶”将视线转向历史,提及沐氏家族的旧园,仿佛重现了昔日的繁华景象。随后的景物描写,如“早树发初绿,粉墙明精庐”,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诸渔集门曲,幽清无鸟呼”描绘了渔人聚集在岸边,湖边一片宁静,连鸟儿的叫声都显得格外清晰。而“何人构层楼,倒映水府居”则引出了对建筑的赞叹,楼阁倒映在水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最后,“凭阑纵周眺,心目乃以舒”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放眼四望,心情得到了释放与舒展。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昆明湖畔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二月初八日携舅家弟妹重上大观楼

才知天以病句留,要令重来登此楼。

明日板桥镫影下,海天如梦水悠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宿普定却寄雪楼舅新平四首(其一)

蠕蠕此毛骨,静念夫为谁。

若无异乎物,于彼何等差。

蟠桃有美实,千载谁与期。

力有及子孙,聊谋一日炊。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宿普定却寄雪楼舅新平四首(其二)

少小诸儿中,舅氏谓可语。

耕种亟失时,厥咎宁在雨。

感公父母心,犹念媒此女。

久无飞鸣想,氋氃况能舞。

形式: 古风

宿普定却寄雪楼舅新平四首(其三)

一载平夷城,两石平夷谷。

刷龟不成毡,悬鳣呼树木。

念公更南去,老别情舐犊。

势固难相从,何时当来复。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