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葛宜的《西山同日观游包氏废园》描绘了一幅山中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山深地僻少经过”,点明了环境的幽静与人迹罕至,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接下来的“宛宛柴荆出涧阿”进一步描绘了简朴的山居景象,柴扉掩映在溪谷边,增添了自然的野趣。
“不尽泉声流日月,无端雨色挂藤萝”两句,通过泉水潺潺和雨丝缠绕藤蔓的意象,营造出空灵而深远的意境,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大自然的永恒。诗人似乎被这美景所吸引,不愿离去,因此“亭开丛桂留人住,径入苍松舞鹤多”描绘了亭台周围桂树成荫,松林深处常有仙鹤起舞的场景,更显其超凡脱俗。
最后两句“即此投閒应胜绝,鹿门偕隐定如何”,诗人表达了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这样的闲适生活比任何名利场都要美好,不禁让人联想到东汉时期的庞德公隐居鹿门山的故事。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喜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