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日》由明代诗人吴檄所作,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与诗人独处异乡的感慨。
首句“黄鸟鸣高树”,以黄鸟的啼鸣为引子,点出春天的到来,黄鸟在高树上欢快地歌唱,渲染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氛围。接着,“春声满凤城”一句,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不仅有黄鸟的鸣叫声,还有整个城市的春意弥漫,展现出春天的活力与繁华。
“怜予长作客,闻此倍含情。”诗人借黄鸟的鸣叫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虽然身处异乡,但听到这熟悉的春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眼前美好春景的欣赏和喜爱。
“何处步芳草,出门逢友生。”诗人漫步于芳草之间,偶遇友人,这份意外的惊喜增添了旅途的乐趣,也体现了友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最后,“东风随杖屦,迢递晚山晴。”诗人行走在春风之中,晚山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清晰,这里的“杖屦”既指行走的工具,也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坚韧。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含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即使独自一人,也能在自然的美好中找到安慰和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