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杨秘监释迦出山像》由金代诗人路仲显所作,通过对杨秘监释迦出山像的描绘,表达了对佛祖释迦牟尼出山这一历史事件的感慨与思考。
“自从此老出山隅”,开篇以“此老”指代佛祖释迦牟尼,形象地描述了他从山中隐居之地走出的情景。“出山隅”不仅展现了释迦牟尼的非凡之举,也暗含着他对世间众生的关怀与救赎之意。
“恼乱苍生底事无”,诗人在此句中表达了对释迦牟尼出山后可能给世间带来的纷扰和混乱的担忧。这里的“恼乱苍生”既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也是对释迦牟尼出山后可能引发的变革与挑战的预感。
“他日若逢杨处士,只教画个涅槃图。”最后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想象,设想如果在某个时刻遇见了杨处士(此处的杨处士可能是诗人虚构的人物,用于表达某种理想或愿景),那么他将请求杨处士画一幅涅槃图。涅槃是佛教中的最高境界,象征着解脱生死轮回的智慧与成就。这里通过描绘涅槃图,表达了诗人对于释迦牟尼最终达到涅槃境界的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于世间众生能够最终获得解脱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