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寄所知

落莫江村里,偏怜物候新。

百年长作客,此日愧为人。

薄俗存身计,残生随世因。

楚兰渐堪把,采采寄情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落寞江村的独特心境,通过对物候新变的敏感感知,流露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首联“落莫江村里,偏怜物候新”以“落莫”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与落寞的氛围,而后一句“偏怜物候新”则在对比中凸显出诗人对自然新变的特别喜爱,这种情感的反差,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审美,也暗示了其内心深处对于生活变迁的敏感和关注。

颔联“百年长作客,此日愧为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漂泊无定的感慨以及对当前处境的自责。这里,“百年长作客”不仅指时间的漫长,更暗含着对生命旅程中孤独与漂泊的无奈与哀叹;“此日愧为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既有对自身未能在社会中立足、有所作为的遗憾,也有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深刻思考。

颈联“薄俗存身计,残生随世因”揭示了诗人面对社会风气时的态度与抉择。在“薄俗”(冷漠、势利的社会风气)面前,诗人选择“存身计”,即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残生”已不多,只能顺应世事,寻求生存之道。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与自我保护的智慧。

尾联“楚兰渐堪把,采采寄情亲”则以楚地兰花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对亲情的寄托。兰花象征高洁与美好,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像兰花一样,保持高洁的情操,同时通过采集兰花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情感的寄托。这一联既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是对亲情的深情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心境,以及在逆境中坚持自我、追求精神高洁的坚韧品质。

收录诗词(349)

宋登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句吴周秀才登岳阳楼雨中望君山作

久客知吴语,高楼自楚歌。

青山浮木面,白鸟没烟萝。

仙去苍梧远,云生天岳多。

乡关眇何许,日暮洞庭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巴陵别徐使君归荆州邸舍

日暮寻江陵,凉风满白蘋。

归来应寂寞,临别更情亲。

孤剑三秋梦,扁舟万里身。

着书沧海上,还着旧纶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石首江阻风雨舟中夜坐怀荆州公

八月悲风生,翛翛鸿雁鸣。

白头多病日,黄叶此山城。

细雨孤帆落,长江独夜情。

遥传一掬泪,洒向楚臣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再送俞山人游黄冈兼讯袁郡丞

昔别在何处,今看白发新。

无钱愁滞客,多术耻谋身。

锦瑟悲燕士,幽兰忆楚臣。

相思有书扎,时寄草堂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