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其四)

穷贱人所厌,岂不慕要津。

辞褐事簪绂,得意扬风尘。

吹笙连北里,歌钟接南邻。

壮心亦云遂,往来多懿亲。

讵知松柏侧,垒垒列高坟。

生前皆荣贵,死后同贱贫。

营营一百年,电火追良辰。

何不湛高识,虚舟随吾身。

贵贱当有时,俯视如浮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古诗十九首(其四)》以深沉的哲理和悲凉的情感,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预知性。诗人从对社会地位的追求与失落的对比出发,揭示了人生在世的短暂与富贵荣华的虚幻。

首句“穷贱人所厌”,开篇即点出社会底层人士的普遍遭遇,他们备受冷落与排斥。接着,“岂不慕要津”一句转折,表达了对高位显赫的向往与追求。这种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诗歌的核心冲突。

“辞褐事簪绂,得意扬风尘”描绘了从平民到官宦的转变,以及在权力与荣耀中得意忘形的状态。“吹笙连北里,歌钟接南邻”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奢华与热闹的生活场景,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繁华背后的空洞与虚伪。

“壮心亦云遂,往来多懿亲”则表现了在权力与地位的追逐中,人们往往结交了所谓的“懿亲”,这些关系在权力的光环下显得格外重要。然而,这种关系的建立往往基于利益而非真正的友情。

“讵知松柏侧,垒垒列高坟”这一句转折,将视角转向死亡,提醒人们即便生前曾辉煌一时,死后也终归于尘土,如同松柏旁的累累高坟,无声地诉说着生命的无常与脆弱。

“生前皆荣贵,死后同贱贫。营营一百年,电火追良辰”这几句深化了对人生短暂与富贵虚幻的思考,指出无论生前如何努力追求荣华富贵,最终都逃不过死亡的命运,生命的意义在于如何面对这有限的时间,如何在短暂的生命中寻找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最后,“何不湛高识,虚舟随吾身。贵贱当有时,俯视如浮云”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渴望。他建议人们不应过于执着于外在的荣华与地位,而应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智慧,认识到一切荣华富贵终将如浮云般消散,唯有内心的智慧与平和才是永恒的财富。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与寓言的手法,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控性,鼓励人们在追求物质与权力的同时,也不忘内心的成长与智慧的积累,以达到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诗十九首(其五)

高阁敞云衢,斥鴳飞不到。

奋翅及檐楹,徘徊忽长啸。

空梁亦有巢,飓风终夜号。

岂不恋主人,中怀限堂奥。

翱翔返蓬蒿,大鹏安足告。

扶摇九万程,望绝空长悼。

鹪鹩惭一枝,饮啄从吾好。

御风与乘云,引领非所造。

飞飞时复鸣,优游卒此道。

形式: 古风

古诗十九首(其六)

万里忽怀归,对景心相违。

不耐春花艳,那堪秋草凄。

梦里喜还乡,到乡犹此时。

花草何曾异,形影终不移。

乡关本无情,吾心自欣悲。

寸心苟勿忆,古今谁合离。

玄鬓伤白头,安车惭奔驰。

邈邈江山外,游人空是非。

形式: 古风

古诗十九首(其七)

朔猋动幕寒,谷风入户清。

秋鹰化春鸠,逐雨求将晴。

物候恒因时,人心多不平。

富贵无贫交,穷居矢友生。

兹道岂从今,慷慨犹虚名。

世上赖有此,贤哲终以明。

息机勿复言,天下皆陈人。

梦觉安足知,夷然乐吾真。

形式: 古风

古诗十九首(其八)

乔木不可息,汉女不可思。

灼灼桃花夭,家室交相宜。

忡忡谓之何,岂不惮愆期。

鸿雁鸣雍雍,冰泮良有时。

江汜且终悔,白茅慎毋移。

芣苢何足采,兔罝吾所知。

愿言勖君子,素丝其纰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