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杨柳春旗马射还,搜奇人坐藓痕斑。
韩陵一片愁相语,萧瑟江南庾子山。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里杨柳依依,旗帜飘扬,马儿驰骋归来后的情景。诗人与朋友们聚集在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边,这石头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诗人联想到韩陵的历史遗迹和江南的萧瑟景象,不禁想起了庾信的诗句,心情与庾子山的诗境共鸣。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历史联想,营造出一种怀旧而沉郁的情感氛围,展现了丘逢甲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不详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落落当歌槊自横,九州无地著狂生。
枯枰潦草棋收局,残席喧呶酒罢兵。
劫火馀灰腾谤燄,恨天遗石筑愁城。
凄凉法典唐天宝,唱到关山入破声。
邻江边粤俯闽关,楼橹参差桂岭间。
欲拨寒芜寻古戍,疏林斜日半城山。
断瓦零砖废苑秋,行人犹识镇山楼。
万方多难伤心客,无地登临写暮愁。
带岭襟溪万雉连,筑城当日为安边。
剜苔细数残砖字,止隔明亡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