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清潭吕资益蟠谷十绝(其九)谷庵

穹庐架屋石崚嶒,香火西风只一僧。

日晚课经犹未了,闭门先点佛前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翻译

巨大的石屋像是天空的帐篷,只有西风中的一个僧人守着香火。
夜晚时分,他还在诵经,连功课都还未完成,便先关上门,在佛像前点亮了灯。

注释

穹庐:形容像天空一样广阔的石屋。
崚嶒:形容山石突兀的样子,这里比喻石屋的奇特形状。
香火:供奉神佛的祭品,也指僧人的修行活动。
西风:秋风或傍晚的风。
课经:僧人每日必修的宗教功课,如念经。
了:结束。
闭门:关门。
佛前灯:寺庙中供奉佛像前的灯,象征虔诚和祈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寺庙景象。"穹庐架屋石崚嶒"中的"穹庐"指的是高耸的楼台或殿宇,而"架屋"则是指建在山势上的房屋,这两词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一座依山而建、结构复杂的寺庙建筑。"石崚嶒"更增添了一份雄伟险峻之感。

接下来的"香火西风只一僧"中,"香火"指的是寺庙中常年燃烧着的香,象征着信仰和清净。而"西风"则可能是指傍晚时分的微风,此时正值日落黄昏之际。"只一僧"表明这位僧人独自一人,显得格外孤寂,却也彰显出其淡泊名利、专注内心修为的生活状态。

第三句"日晚课经犹未了"指的是傍晚时分,僧人们还在进行着他们的晚课诵读工作。这里的"犹未了"表达了一种平和从容的气氛,即便是宗教仪式,也不急不躁。

最后一句"闭门先点佛前灯"中,"闭门"意味着寺庙的大门已经关闭,僧人们开始准备夜晚的生活。"先点佛前灯"则显示出一种对信仰的虔诚,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不忘记对佛祖的尊崇和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建筑、自然环境及僧人生活状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致远、充满禅意的山谷世界。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十绝(其三)饮绿

野花红白倚岩开,只可临风自一杯。

谨莫放教公子见,恐携窈窕入笼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十绝(其五)啜羹

香不求知色正青,青于九畹见飘零。

山中若有离骚伴,痛饮吾知胜独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十绝(其八)香径

一花带蕊香气满,何况丛生树两行。

风露益高秋雨足,请君来此撼琳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十绝(其七)漱玉

帝所森严寂不喧,九关虎豹守天门。

何人奏事含风殿,日晏鸣珂下紫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