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席李上舍去智寿四首(其二)

屡将大手占伦魁,槐市英声早四驰。

肯与鳣鲂争尺水,鹍鹏行矣化天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他多次在才子中拔得头筹,名声早已在京城槐市传扬。
他不愿与鳣鲂(比喻才能出众的人)争夺微小的名利,志向高远,如同鹍鹏展翅,即将翱翔于广阔的天空。

注释

屡:多次,常常。
大手占伦魁:才子中的佼佼者,拔得头筹。
槐市:古代京城长安的一个市场,也是学者聚集之地。
英声:杰出的声誉,名声。
肯:愿意,不。
鳣鲂:鳣指鲤鱼,鲂指鳊鱼,比喻有才华的人。
尺水:极小的水,比喻微小的名利。
鹍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鸟,象征着志向远大。
化天池:比喻实现宏图大志,像鹍鹏那样翱翔于广阔的天地。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古典美感的诗作,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对师长席位的眷恋以及对智慧与寿命的追求。

“屡将大手占伦魁”,这里的大手可以理解为强有力的支撑或是指引,伦魁则是古代用来量度宇宙秩序和人间法度的工具。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希望得到导师的指导。

“槐市英声早四驰”,槐市可能指的是书院或学府,英声则是高尚的声音。诗人提到这里,是在描绘学习之地的氛围以及知识传承的场景。"早四驰"表达了时间上的紧迫感,或许是在强调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

“肯与鳣鲂争尺水”,这句话则是比喻诗人愿意像鱼儿一样在知识的河流中挣扎求生,争取每一丝智慧。鳣鲂为古代对鱼的一种称呼,而"争尺水"则形象地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

“鹍鹏行矣化天池”,鹍鹏是古代神鸟的名字,常用来比喻才华出众的人物。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自比,希望自己的学问能够像神鸟一样飞扬,或许是在表达对自己学术成就的一种期望和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师长席位的怀念,以及对智慧与寿命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于知识学习的执着态度。

收录诗词(74)

卫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师席李上舍去智寿四首(其一)

当时骑气拥函关,奕代清才擅谪仙。

鼻祖婵嫣有馀庆,至今名世更生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开化寺前古木数株叶密阴繁极可爱系舟其下赋此

古木苍然几岁周,摩空老干荫溪流。

举头未见征帆下,来向清阴系小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忆环谷古梅(其一)

百花头上春光到,雪压霜欺意更奇。

岁岁倚栏相望处,水边竹外最南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忆环谷古梅(其二)

故园一别换年华,客里看花更忆花。

昨夜西窗无限月,伴人春瘦一枝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