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过卢生祠》,作者是清代诗人何福坤。诗中表达了对人生虚幻与无常的深刻理解。首句"不入黄粱梦,曾如梦里看",暗示了卢生祠可能与黄粱一梦的故事有关,卢生短暂的人生如同一场梦境。接着,"本来空色相,何处著悲欢",诗人指出世间万物皆为空幻,悲欢离合并无实际立足之处,揭示出人生的无常和虚妄。
"得地栖鸿爪,随天付鼠肝",运用比喻,鸿雁飞过留下的爪痕象征短暂的痕迹,而老鼠的命运则暗示人生的渺小和不确定性。最后两句"笑他题壁客,饶舌向邯郸",诗人嘲笑那些在卢生祠题字的人,他们的言论徒然多言,未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就像邯郸学步般盲目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卢生祠为背景,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沉思,以及对世人过于执着于表象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