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六十九)

千五百人善知识,不念吾宗正岑寂。

五峰趯倒浪翻空,大地山河俱失色。

金风体露,叶落归根,只堪惆怅不堪陈。

形式: 偈颂

翻译

有五千五百位善知识,不关心我们宗门的冷清。
五座山峰高耸入云,连海浪也被翻倒,大地和山河都为之失色。
秋风吹过,万物凋零,落叶回归根部,只能引发惆怅,无法承受陈旧的事物。

注释

善知识:指有道德学问的人。
吾宗:我们的宗派或信仰。
岑寂:冷清、寂静。
五峰趯倒:形容山峰高耸,仿佛要翻倒天空。
浪翻空:海浪被风吹得像在空中翻滚。
俱失色:失去原有的色彩,形容景象壮观。
金风:秋风。
体露:显现、显露。
叶落归根:比喻事物自然的归宿或结束。
惆怅:忧郁、伤感。
不堪陈:无法忍受陈旧、过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薰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禅意。"千五百人善知识"可能指的是众多的修行者或追随者,而"不念吾宗正岑寂"则暗示了宗门的清净与孤独。"五峰趯倒浪翻空"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峰倒海的景象,象征着佛法无边或者心境的超越。

"大地山河俱失色"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境,暗示佛法的力量使自然界的色彩都为之黯然失色。接下来的"金风体露,叶落归根",通过季节变换的自然现象,寓意人生的无常和回归本源。最后的"只堪惆怅不堪陈",流露出诗人对于世间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陈旧观念的超越。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禅宗的哲理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出诗人深厚的禅修体验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43)

释法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六十八)

石田乍到,人事纷纷。拈得鼻孔,失却眼睛。

佛法二字,不怕烂却,且听诸方行棒喝。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六十七)

众流成海,众毛成毬。一棚俊鹘,儒雅风流。

石田无一事,坐地看扬州。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六十六)

向上一路,千圣不然。目前无异草,脚下有青天。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六十五)

九重降旨,阖国咸知。一句当头,诸人未委。

只如新长老,宁可截舌,不犯国讳。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