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莫春行》由明代学者吴与弼所作,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末尾对学问与品德修养的深切忧虑。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青春”视为时间的象征,而“我”则代表了追求知识与道德完善的人。
首句“学不讲,德不修,二者诚吾忧”,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在学问和道德修养上不足的担忧。接下来,“日亲古贤圣,残膏剩馥供涵泳”,说明了作者通过亲近古代圣贤的思想,汲取他们的智慧,以弥补自己在学问上的不足。这里“残膏剩馥”比喻古代圣贤的思想精华,而“涵泳”则是深入理解、沉浸其中的意思。
“青春告莫我不闻”,意味着春天即将结束,而自己却未能充分把握这宝贵的时间去学习和成长。“落花飞絮从纷纷”,则描绘了一幅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暗喻着时间的流逝和机会的易逝,强调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比春天的生机与自己的忧虑,表达了作者对自我提升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吴与弼作为明代著名的理学家,其作品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思考,这首《莫春行》也不例外,体现了他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