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滴水岩(其二)

曾酌曹溪一掬甘,笑他梁燕自呢喃。

根尘却是圆通境,个里何妨舌本参。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题滴水岩(其二)》由宋代诗人刘才邵所作,通过“曾酌曹溪一掬甘,笑他梁燕自呢喃”两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首句“曾酌曹溪一掬甘”,以“曹溪”点明地点,暗示此处水质甘甜,诗人曾经在此品尝过清泉的甘美,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直接体验和享受。次句“笑他梁燕自呢喃”,则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梁上的燕子在呢喃细语,诗人以“笑”字,赋予燕子以生动活泼的形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喜爱与欣赏之情。

后两句“根尘却是圆通境,个里何妨舌本参”,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理解。这里,“根尘”指的是事物的本质与现象,而“圆通境”则是指一种超越表象、直达本质的境界。诗人认为,自然界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即使是简单的言语,也可以深入探讨,达到心灵的共鸣。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学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探索。

收录诗词(238)

刘才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李彦渊郎中试院三绝句(其一)

铨曹注拟待群才,妍丑先分宝鉴开。

馀力留诗在岩壁,护持神物已应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次韵李彦渊郎中试院三绝句(其二)

春满湖山草木芳,薰晴晓日动微黄。

遥知从骑归来处,穿破东风十里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次韵李彦渊郎中试院三绝句(其三)

野草幽花似缬斑,僧窗聊寄两旬闲。

衣冠行赴东都会,官府深严不在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试黄权笔为作三绝句(其一)

名属仙民住武夷,能将巧思利毛锥。

宣城遗法依然在,一逐人间好尚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