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门怀古

策马夷门道,萧条愁杀人。

魏王公子不复见,大梁宫殿随灰尘。

七雄戈剑纷相击,秦兵已在邯郸陌。

晋鄙难回朱亥椎,如姬早中侯嬴策。

春去秋来百草青,古城落日烟尘生。

眼前不见抱关者,世上空传侠客名。

秋天摇落多愁思,信陵原头木应死。

谁见豪门爱士时,惟有东流汴河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夷门怀古》以夷门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英雄遗迹的画面。诗的开篇“策马夷门道,萧条愁杀人”展现了骑马经过夷门时的荒凉景象,让人不禁生出哀愁。接着,诗人感叹魏王公子信陵君的不在,昔日繁华的大梁宫殿如今只剩下尘土。“七雄戈剑纷相击”暗示了战国时期的战乱,而“秦兵已在邯郸陌”则点出了秦国的强大和对赵国的威胁。

接下来,诗人提及朱亥椎击晋鄙和如姬助信陵君的故事,这些历史事件在诗中成为怀古的切入点,展示了英雄们的智勇。然而,“春去秋来百草青,古城落日烟尘生”又将视线拉回到现实,古城的衰败与夕阳下的烟尘,象征着时光流转和世事变迁。

最后,诗人感慨“眼前不见抱关者,世上空传侠客名”,表达了对英雄已逝、豪情不再的惋惜。结尾处,“秋天摇落多愁思,信陵原头木应死”寓言式地表达了对信陵君事迹的怀念,以及对豪门贵族不再重用贤士的深沉忧虑。最后一句“谁见豪门爱士时,惟有东流汴河水”,以汴河的东流比喻历史的无情流逝,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与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历史厚重感。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隋堤柳

君不见长堤柳,何袅娜。

广陵二月三月时,两堤人看青丝亸。

忆昔繁华大业秋,此地曾经系綵舟。

莺声忽起黎阳变,风光不驻江都游。

千年往事东流去,柳色依依旧行路。

伤心不必叹销沉,回首唐陵几株树。

形式: 古风

羽林少年行

生少事嫖姚,出身羽林子。

力战三边岂顾身,报雠千里曾轻死。

相看雪刃气如虹,白日横行都市中。

鸣鞭走马入州县,纷纷郎吏争趋风。

自言家住邯郸陌,出入金门侍君侧。

门前不数五侯宾,醉里常轻二千石。

日晚长楸校猎归,可怜人马生光辉。

自矜恩宠常如此,大笑傍人终布衣。

形式: 古风

赋得函谷关送人入秦

迢迢函谷关,北壮秦山路。

关门今古几人行,荆棘荒凉惟古树。

君不见伯阳迢递西入关,骑得青牛去不还。

田文爱材客满座,鸡鸣犬吠今茫然。

秋风黄叶重关下,金锁平明出车马。

男儿独数弃繻人,隐士曾闻抱关者。

君去西游几日归,五侯七贵相追随。

归时为问关城吏,莫笑行人终布衣。

形式: 古风

谩歌

饮君玉壶酒,听我击剑歌。

孝王宾客久寂寞,梁园修竹今如何。

五陵年少无知己,胶漆陈雷更谁是。

昨日青云四五人,弃我悠悠一杯水。

锦袍白马何匆匆,当街上马生春风。

并辔朝回双树下,看花醉倒五陵东。

他人逐势争先后,伫立道傍齐拜手。

君不见张良韩信贫,流落江湖聊寄生,一朝恩宠赐颜色,岂得长为飘泊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