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十三)

嶜崟群玉山,是为王母居。

蓬发而豹尾,长啸山之隅。

白云在遥天,昔旋穆王车。

鼓簧复吹笙,高歌悲去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仙境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古代神话传说的深刻理解和想象。

首句“嶜崟群玉山,是为王母居”,以“嶜崟”形容山峰的峻峭,以“群玉山”象征仙山,点明了王母居住之地的神圣与美丽。王母是中国神话中的女神,掌管不死药,居住在昆仑山,此处借以象征仙境。

接着,“蓬发而豹尾,长啸山之隅”,形象地描绘了一位仙人的外貌特征——蓬乱的头发如同野草,豹子般的尾巴则增添了几分野性和神秘感。这位仙人站在山的角落,长啸之声回荡在山谷间,展现出他的自由与超脱。

“白云在遥天,昔旋穆王车”,这一句将目光转向天空,白云飘渺,仿佛是远古时期穆王(周穆王)乘坐的马车留下的痕迹。穆王是传说中西行至昆仑山求长生不老药的帝王,这里借以表达对古代英雄的追忆和对仙界的向往。

最后,“鼓簧复吹笙,高歌悲去予”,描述了仙人在仙山之上,一边吹奏着笙乐,一边高声歌唱,歌声中似乎带着离别的哀愁。这既是对仙人生活状态的描绘,也是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仙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十四)

槐江已西上,平囿复南望。

魂魂昆崙气,熊熊下都光。

英招奋羽翰,四海周翱翔。

倏忽至峚土,宁有道路长。

弥节清淫流,戏玩若水芳。

铭迹纪功德,恨不及周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十五)

国邑多狡客,白日行峳峳。

狙诈复饕诐,君子胡可留。

予欲舍之去,夫椒诚故丘。

所食无鯈鱼,何以巳吾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十六)

百神觞帝台,忽然鼓钟来。

飘风使先驱,涷雨清尘埃。

旌盖何纚属,天门为之开。

税驾仙山上,欢然醉玉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十七)

洞庭有二女,绰约戏中洲。

朝为沅澧行,暮作潇湘游。

亭亭素月夕,袅袅金风秋。

怆然江皋望,佩声何处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