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晚眺

斜著乌纱袖半笼,江楼闲倚夕阳中。

翠浮鳌背山翻浪,柔拂金丝柳舞风。

回雁峰高云路杳,吹箫人去凤台空。

衡阳回首天空阔,万里寒烟过断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岳阳楼晚眺》由明代诗人黎贞所作,描绘了一幅岳阳楼傍晚时分的壮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斜著乌纱袖半笼”,以“斜著”二字描绘出诗人倚靠在岳阳楼上,袖子轻轻遮挡着视线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接着,“江楼闲倚夕阳中”进一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夕阳西下,江楼之上,诗人独自静观,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

“翠浮鳌背山翻浪,柔拂金丝柳舞风”两句,通过“翠”、“翻浪”、“柔”、“金丝柳”等词语,将山峦、江水、柳树等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通过“浮”、“拂”等动词,赋予了这些景物动态感,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回雁峰高云路杳,吹箫人去凤台空”两句,运用了“回雁峰”、“云路”、“吹箫人”、“凤台”等典故,不仅增添了诗的文学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回雁峰象征着回归与重逢,云路则隐喻着遥远与不可知,吹箫人与凤台的典故则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最后,“衡阳回首天空阔,万里寒烟过断鸿”两句,诗人回首衡阳,感叹天空之广阔,万里寒烟中飞过的孤雁,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孤独与漂泊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309)

黎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秋崖九日感兴

重阳抱病强登高,万壑松风涌翠涛。

竹叶一杯聊复尔,菊花两鬓漫萧骚。

晴光隐隐开尘眼,凉气森森袭缊袍。

自笑年来转疏懒,厌闻车马竞喧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赠曾确之官交阯二首(其一)

将军马上凯歌还,绝域尘清宇宙宽。

铜柱山河皆郡县,雕题人物尽衣冠。

均施雨露回枯槁,广植桑田慰馁寒。

闻说九重深有意,尽将此责付郎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赠曾确之官交阯二首(其二)

石渠小假出沙堤,堤路新晴多马蹄。

道是群贤辞上国,便从五岭入蛮溪。

交情欲话心如织,别酒初斟醉已迷。

遥想旅途相忆处,黄茅满地鹧鸪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李宣自殿院归阙拜礼部郎

十年窗下不辞劳,三峡词源倒海涛。

龙虎榜中高入第,凤凰池上惯挥毫。

青云路阔轮蹄稳,紫殿风清剑佩高。

四海只今鲸浪静,经邦奚惮试牛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