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七十七翁犹眼明,三台星畔见奎星。
文章有气吞馀子,议论无差本六经。
愧我不能攀逸驾,得君自足振颓龄。
玉溪常与荆溪接,分得馀波到石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写给吴明辅秘丞的第二首赠诗。诗中,诗人以七十七岁的老翁自比,视力依然敏锐,能够在三台星(古代星象中的官位之星)旁看到象征学问的奎星,表达了对吴明辅学识深厚的赞赏。诗人称颂吴明辅的文章才情横溢,气势非凡,见解独到,不偏离儒家经典,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人自谦未能达到吴明辅的高度,但能结交这样的人才已足以振奋自己的老年时光。他还提到玉溪和荆溪相连,比喻自己与吴明辅的交往如同溪流相通,能够分享到吴明辅的智慧之水,滋润自己的精神世界,直到石屏之地。整首诗洋溢着对友人的敬仰和对自己际遇的感慨,体现了宋诗的典雅和深沉。
不详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梦上江西江上船,行随五马五峰前。
临川太守贤无敌,攻愧先生学有传。
佳政可书循吏传,斯民共乐太平年。
不知拟岘台前景,公暇清吟得几篇。
无山可种菊,强号菊山人。
结得诸公好,吟成五字新。
红尘时在路,白发未离贫。
吾辈浑如此,天公似不仁。
蛮貊闻名姓,当今有此人。
片心天共广,一笑物为春。
花满金陵路,风清玉塞尘。
九重方简注,四海望经纶。
燕许文章笔,片言轻万金。
先人十诗序,孝子一生心。
入手方为宝,三年等到今。
九泉应有望,取璧照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