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深草木自幽清,终日闻莺不见莺。
好作束书归隐计,蹇驴来往听泉声。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草木葱郁、环境幽静的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山深草木自幽清”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山林深处草木繁茂、环境清幽的画面。次句“终日闻莺不见莺”则通过听觉描写,表现了山中鸟鸣的美妙与难以一见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后两句“好作束书归隐计,蹇驴来往听泉声”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憧憬,希望携书而归,骑着跛脚的驴子,在山间听泉水潺潺,过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不详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风雨凄凄五月寒,绿阴门巷思萧然。
客来载酒非问字,知是先生草太玄。
节序匆匆听自过,榴花能舞鸟能歌。
北窗高卧一杯酒,奈得渊明醉后何。
㩀鞍北走燕山雪,策杖南游故国春。
万里归来头未白,他年句法更深醇。
桑苧未成鸿渐隐,丹青聊作虎头痴。
久知图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