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山塘酒楼的夜晚景象,充满了浓厚的江南风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酒楼内外的场景,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刻画,也有对人物情感的微妙捕捉。
首联“频来侧鬓听吴骚,漫记啼痕满絮袍”,开篇即以“吴骚”点明地点,暗示了江南水乡的背景。侧鬓听吴骚,既表现了诗人对当地风俗的熟悉和喜爱,也隐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漫记啼痕满絮袍”,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在酒楼中饮酒作乐的情景,啼痕满衣,既是欢愉的象征,也是情感的流露。
颔联“柳外骊声喧市路,荻边鸥梦静渔舠”,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柳外骊声,是离别的哀伤;市路上的喧嚣,与之形成对比,凸显了离别情绪的沉重。而荻边鸥梦,静谧的渔舟,又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生活的另一面。这两句通过声音和景象的对比,展现了复杂多变的情感世界。
颈联“过筵钟急灯齐上,入幕山明月渐高”,将时间推移至夜晚,酒宴结束,灯火通明,钟声急促,人们开始陆续离开。此时,山色清晰可见,月亮逐渐升高,夜色渐深,场景由热闹转向宁静,仿佛是对白天喧嚣的告别,也是对夜晚静谧的迎接。
尾联“烟水漂花香不尽,美人如蝶梦魂劳”,收束全诗,以烟水、漂花、美人、蝴蝶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烟水中的花朵,虽已凋零,但香气犹存,象征着美好事物即使消逝,其影响仍将持续。美人如蝶,梦魂劳,既表达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山塘酒楼夜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世态和情感体验。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幅动人的江南夜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