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幽居

茅庐低小种桑围,妻喜蚕收欲上机。

雀乳空檐花点点,莺啼深巷柳依依。

交情自笑缘贫减,生计谁怜向老微。

细雨池塘新水滑,芰荷初发未堪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初夏幽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乡村夏日景象。诗人樊阜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初夏时节乡村生活的恬淡与美好。

首联“茅庐低小种桑围”,开篇即勾勒出一幅简朴而自然的画面:低矮的茅屋周围,桑树环绕,一片田园风光。这不仅体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也预示着农事的繁忙和丰收的希望。

颔联“妻喜蚕收欲上机,雀乳空檐花点点”,进一步描绘了家庭生活的情景。妻子因蚕茧丰收而喜悦,准备开始织布;同时,空荡的屋檐下,雀儿正在哺育幼雏,点点羽毛在阳光下闪烁。这一场景温馨而生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颈联“雀乳空檐花点点,莺啼深巷柳依依”,通过对比手法,将雀儿喂养幼雏的温馨与黄莺在深巷中欢快啼鸣的景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尾联“交情自笑缘贫减,生计谁怜向老微”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感慨。在物质贫乏的环境中,诗人笑谈友谊的减少,同时也感叹年老时生活的艰辛。这种淡淡的忧伤,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一句“细雨池塘新水滑,芰荷初发未堪衣”描绘了雨后池塘的清新景象,以及初绽的菱荷虽美但尚未成熟,无法用来制作衣物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现状的写照,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现实生活的理解。

整体而言,《初夏幽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夏乡村的宁静、生机与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画面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77)

樊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中示子

东邻离别恨依依,我欲甘贫静掩扉。

风送泉声清绕枕,云蒸岚翠冷侵衣。

一春吟对庭花好,几日饥餐野蕨肥。

却笑虚名成底事,不如倦鸟亦知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晨起偶题

空山静夜不分更,睡觉虚窗日影明。

应为不才忘仕志,却缘多病见交情。

白云自放生前懒,青史谁留死后名。

食取充饥闻往哲,呼儿挑菜煮新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日偶成

砚池香沁墨云乾,酒醒无情懒著冠。

燕子归迟春初尽,落花吹雨小楼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红梅夹竹图

罗浮仙子宴瑶池,香脸生春酒晕微。

欲吊湘灵无处觅,青鸾骑向月中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