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山在江阴北湖西相传是蔡邕伯喈墓

身与东都孰重轻,至今犹擅蔡山名。

四围深堑方方禁,千古英词凛凛生。

汉鼎已归曹马手,胡笳犹播管弦声。

传家更有柯亭竹,曾作岐阳老凤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题为《蔡山在江阴北湖西相传是蔡邕伯喈墓》,通过对蔡山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蔡邕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身与东都孰重轻”,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将蔡邕与东都(洛阳)进行对比,暗示了蔡邕虽身在东都,但其才情与影响远超东都本身,凸显了蔡邕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接着,“至今犹擅蔡山名”一句,点明蔡邕虽已逝去,但其名声依旧在蔡山流传,表达了后人对蔡邕的怀念与敬仰。

“四围深堑方方禁”描绘了蔡山四周的环境,通过“深堑”和“方方禁”的形象,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象征着蔡邕墓地的神圣与不可侵犯。而“千古英词凛凛生”则赞美了蔡邕的文学成就,他的作品如同凛然之气,穿越千年依然激荡人心,彰显了其文学影响力之深远。

“汉鼎已归曹马手,胡笳犹播管弦声”两句,运用典故,将蔡邕置于历史的宏大背景下,表达了他对汉文化的贡献以及其作品在后世的流传。其中,“汉鼎”象征汉朝的文化遗产,“曹马”指曹操,暗示了蔡邕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胡笳”与“管弦”分别代表了不同风格的音乐,进一步强调了蔡邕作品的多样性和广泛影响力。

最后,“传家更有柯亭竹,曾作岐阳老凤鸣”以自然界的物象来比喻蔡邕的才华与成就。柯亭竹与老凤鸣,既是对蔡邕文学才华的赞誉,也是对其作品能够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像老凤一样高亢嘹亮的生动描绘。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不仅赞颂了蔡邕的文学成就,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对先贤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高亭

雪滩祠三高,高字累三子。

故夫三子者,凛凛元不死。

西风动归思,不与歌散殊。

用则谋人国,不用沦江湖。

名节照勋庸,人与秋容洁。

浩然天地中,朣朣湛华月。

形式: 古风

虎丘

门掩怕山移,棱棱塔填攲。

断崖抽晓碧,死草借春滋。

地狭楼蜚巧,云低屋跨危。

雨花台上石,不似点头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剑池

云根无底窦,或谓水通溟。

下瞰几千尺,高标第四名。

鬼题孤独字,剑沕属镂精。

翠秃青残处,黄州旧勒铭。

形式: 五言律诗

二月十五陈枢密席上

上苑春常早,北海尊难老。

朝来清镜中,满镜朱颜好。

回观斗以南,如此能几翁。

秉彝固全德,数量齐崆峒。

坐寝淮南谋,俯视汲长孺。

凛然老精神,折冲在尊俎。

吟律行师严,四海岩岩瞻。

莫袖春风手,脍炙天下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