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中江程建用知县

嘉陵水落沙带霜,舟师治舟还故乡。

中江一别三四年,人情风物俱依然。

故人寄我江前吟,幽兰调高无报音。

流水茫茫恨空泻,会合合江江溉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山所作的《答中江程建用知县》。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嘉陵江边分别后,三年多的时间里,虽然人事更迭,但江水依旧,风物如旧,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嘉陵水落沙带霜”,描绘了秋日嘉陵江边的景象,水位下降,沙滩上覆盖着一层薄霜,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次句“舟师治舟还故乡”,则转而写到舟师们忙碌于修整船只,准备返回家乡的情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对家乡的向往。

接着,“中江一别三四年,人情风物俱依然”两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时间之长以及环境的不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永恒。接下来,“故人寄我江前吟,幽兰调高无报音”描述了友人通过江水寄来的诗歌,表达了对诗人的思念,而诗人却未能及时回复,留下了一丝遗憾。

最后,“流水茫茫恨空泻,会合合江江溉下”两句,以流水比喻情感的流淌,尽管思念如江水般浩荡,却无法直接传达给对方,只能任其空自流淌。同时,也预示着未来两人重逢的希望,如同江水最终会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团聚的期待和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憧憬,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274)

冯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满夷行秀才赴太学

汉唐诸儒经术浅,事业不及文章多。

六经意义失原本,次第疏凿成江河。

圣朝群公尽禹力,注海一导横流波。

渊源太学得至宝,洗出光耀犹镌磨。

圣贤德业贵简易,一气自在生中和。

针医马蹄凿浑沌,或恐纯粹成雕讹。

君方茂年已知道,归涉浩渺登嵯峨。

置身爵禄庆赏外,人迹断处逢丘轲。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寄题宇文之邵公南止亭

公南九亭名止止,亭不妄作名何为。

群公赋咏得深趣,清绝正与斯人宜。

铺张止义到无说,使我下笔先迟疑。

圣贤出处无定辙,俯仰轻重争毫釐。

云行非行止非止,由赐狂病渊骞痴。

公南少年负才术,试仕吐出胸中奇。

一言龃龉便投袂,自道岂欲求人知。

公卿文章强且起,举手谢绝无还期。

传家万卷书史乐,负郭五里松楸悲。

岷峨嘉景照研席,事搅辄醉醒仍诗。

有时日晏卧不动,郁郁经济埋如脾。

太师竹洞枕温落,龙图药圃临清伊。

二公止迹不止道,力与名教相扶持。

今君所处近伊洛,道在不必分高卑。

文章自可敌行事,荀孟皆我知为谁。

亭非俗亭止非止,人物不到西南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江衍巨源提举赴阙

潼川昔迎公西来,益昌今送公北回。

常平使者岂公志,远地久淹经济才。

三年风绩不胜颂,欲别有赠心胸开。

江阳夷蛮互雠格,边将生事惊风埃。

连兵巨费久乃定,得失未可相偿陪。

去秋西师出四路,欲举夏寇除根荄。

精强挽运一蹉跌,十存四五良可哀。

河南数州入封略,恶土弃壤如尘灰。

传闻敌气渐衰弱,阃外复委将军裁。

借将贺兰作都护,戍守尚恐难栽培。

况今秦人极疲敝,菽粟贵重如琼瑰。

诸军零落气未振,肯听号令传风雷。

看唐南诏吐蕃传,往往因循成祸胎。

太上神明照幽隐,广谋博访无嫌猜。

近臣从容合公议,忍使汉地生蒿莱。

每思一饭三四起,感慨与语何人哉。

会公还朝方进用,不侍讲殿归霜台。

泸南关右饱闻见,讵肯戏笑随童孩。

对扬上前苟可道,愿持此语排奸回。

平生磊落致君意,岂虑言出为身灾。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和果倅赵衮良弼平江亭

牛峰绝顶凌云阁,形胜潼江照开廓。

涪水台中隐凡庵,坐对西山横碧落。

顷尝登览放怀抱,钩挂轩窗捲帷幕。

气酣景熟状不起,一片风骚情索寞。

充城累身倦未出,无事门庭可罗雀。

翠筠五瑞扫尘土,澄照清风易椽薄。

平江最好最后到,隐几凌云仅依约。

屏星主人局閒散,长句森森邀我作。

漳滨病起吟魂耗,中散慵来笔锋弱。

铿金入木将奈何,手把新篇空愧怍。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