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瀹雪诗》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通过对金山与惠山的描绘,以及对天水清凝之味的探寻,展现了茶道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首句“总是金山与惠山”,以金山和惠山为引子,点明了诗中所涉及的自然景观。金山与惠山,皆为中国名山,此处用以象征自然界的纯净与美好。金山,或指江苏镇江的金山,以其秀丽的山水风光著称;惠山,则位于江苏无锡,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这两处山川,不仅自然景观优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人们心灵归宿的理想之地。
次句“源流无不历尘寰”,进一步阐述了金山与惠山的自然之源,它们的水流经过人间,滋养万物,见证了世间的变迁。这句话通过“源流”与“尘寰”的对比,强调了自然力量的深远影响,以及它在人类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性。
第三句“从来天一清凝味”,将话题转向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层体验。这里的“天一”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纯净之气,而“清凝味”则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高度赞赏,认为其纯净、凝练的味道,如同天界一般,令人向往。
最后一句“只在陶生茗瀹间”,将话题巧妙地转至茶道。通过“陶生”(可能指的是制陶之人)与“茗瀹”(煮茶的过程),诗人表达了茶道与自然之美的紧密联系。在煮茶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品味到自然的韵味,感受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茶道艺术的魅力,也寓意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物,人们可以体验到深邃的自然之美和精神的宁静。
综上所述,《瀹雪诗》通过金山与惠山的自然景观,以及茶道这一日常生活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类精神追求之间的深刻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