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

极目荒台寂寞时,浮云不散古今悲。

当年枉使分香计,后世空传横槊诗。

漳水无情金凤去,残碑倒影夕阳迟。

凭高慷慨情无限,终识如龙百世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铜雀台》由清代诗人张鹏翮所作,通过对铜雀台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无常。

首联“极目荒台寂寞时,浮云不散古今悲”,开篇即以广阔的视角描绘出铜雀台的荒凉景象,浮云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引发人们对过往的哀愁与感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铜雀台现状的描述,更蕴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

颔联“当年枉使分香计,后世空传横槊诗”,通过对比手法,将铜雀台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形成鲜明对照。分香计和横槊诗分别指代曹植与曹操的风流才情与英雄气概,然而这些辉煌的历史记忆在后世仅留下空洞的传说,暗示了历史人物与事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遗忘的命运。

颈联“漳水无情金凤去,残碑倒影夕阳迟”,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漳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金凤比喻逝去的辉煌,残碑与夕阳的倒影则暗示着历史的痕迹虽存,但已不再鲜活。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不可逆转。

尾联“凭高慷慨情无限,终识如龙百世师”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面对铜雀台的景象,心中涌动着无限感慨。这里的“如龙百世师”既是对历史伟人的尊崇,也是对那些虽已逝去却依然能启迪后人的伟大人物的颂扬。全诗在赞美历史的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铜雀台》一诗通过对铜雀台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以及历史人物与事迹在时间长河中的命运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收录诗词(288)

张鹏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河南水灾

来宾鸿雁叫天涯,一片轻霜菊未花。

满地凄凉谁乐土,百年欢会几人家?

高秋木落青山瘦,野水舟横落日斜。

不敢登高凭北望,太行云尽易兴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雪夜斋居

一片清光在玉壶,声传宵漏出神都。

休夸杜甫凤池客,且览袁安雪夜图。

志小何能匡造化?年衰只合老江湖!

阳春未会鸿沟意,误逐西风入座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乞还

思亲无日不关情,何幸今朝出凤城。

风正扬帆知浪静,月明鼓棹觉潮生。

年高我喜还乡国,宦久人都识姓名。

莫讶元臣无第宅,莱公先已树芳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大樟祖居

柏沟樟树荫茅庐,始祖由来卜此居。

三派辛勤躬稼穑,百年清白事诗书。

宅心忠厚贻谋在,传世淳良积庆余。

佑启后人培福德,莫忘高大耀门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