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山居黄道士

洁身何必是,避俗岂能全?

动息都无隔,浮沉最可怜。

嵇山《高士传》,庄叟《让王篇》。

逃名遂得志,□□若为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王绩在隋末唐初所作,名为《赠山居黄道士》。诗人以深邃的哲思和对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探讨了避世与超脱世俗的真谛。

首句“洁身何必是”,诗人开篇即提出疑问,洁身自好是否真的有必要?接着“避俗岂能全”进一步追问,逃避尘世是否能够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这两句诗以设问的方式,引出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深刻思考。

“动息都无隔,浮沉最可怜。”诗人认为,在动与静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而世间的浮华与沉沦是最令人感到悲哀的。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动与静、浮与沉,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感慨。

“嵇山《高士传》,庄叟《让王篇》。”引用古代典籍中的故事,嵇康的《高士传》和庄子的《让王篇》,都是关于高尚人格和淡泊名利的典范。诗人借此表达对古代高士的敬仰,并反思自己在追求超脱世俗的过程中,是否真正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最后,“逃名遂得志,□□若为传?”诗人提出疑问,逃避名声是否就能实现志向?这不仅是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也是对世人追求名利的普遍现象的质疑。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越世俗、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但又未给出明确的答案,留给读者深思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避世与超脱世俗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123)

王绩(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 《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 字:无功
  • 号:东皋子
  •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 生卒年:约590~644

相关古诗词

新园旦坐

林宅资馀构,园亭今创营。

接梨过半箸,从此近全生。

凿沼三泉漏,为山九仞成。

草香罗户穴,茅茹结檐楹。

松栽一当伴,柳种五为名。

独对三春酌,无人来共倾。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阅家书

张氏前钞本,班家旧赐馀。

尚应千许帙,何啻五盈车。

缝悉龟文印,题皆龙爪书。

牙签过半在,玉轴已全疏。

蘖系防黏蠹,芸香辟纸鱼。

下帷堪发愤,闭户足为储。

为向扬雄说,无劳羡石渠。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登陇坂二首(其一)

客行登陇坂,长望一思归。

地险关山密,天平鸿雁稀。

转蓬无定去,惊叶但知飞。

目极征途远,劳情歌《式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登陇坂二首(其二)

陇坂三秦望,游人万里悲。

何关呜咽水,自是断肠时。

风高黄叶散,日下白云滋。

怅望东飞翼,忧来不自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