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子华寄示正月四日与其兄及俞叔可兄弟四人会饮诗

两家昆季贺正来,投辖留连肯放回。

恰第四朝春正好,合三百岁老相陪。

有光西洛菜羹社,同醉东坡蕉叶杯。

何似添侬八十一,呼为五老共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两家亲戚在正月里前来祝贺,热情挽留不愿让他们离开。
正值春天的第四个节气,我们相伴已有三百个年头。
在西洛的宴会上享用蔬菜汤,一起举着东坡的蕉叶酒杯畅饮。
多希望我也能加入,成为八十一岁的长者,与他们一同漫步。

注释

昆季:兄弟。
投辖:留住客人的习俗,放下门栓表示不放客人走。
肯放回:愿意让他们离开。
第四朝:春季的第四个节气,如春分、清明等。
三百岁:比喻长久的友情或岁月。
老相陪:长久相伴的老友。
西洛菜羹社:可能指某个以西洛(洛阳)风味菜肴和聚会的团体。
东坡蕉叶杯:苏东坡喜欢的饮酒器具,以蕉叶装饰的酒杯。
添侬:增添我,指诗人自己。
五老:指五位年长者,也可能象征长寿。
共徘徊:一起漫步,闲逛。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春节期间,兄弟们欢聚一堂的温馨场景。"两家昆季贺正来",开篇即展现出家族成员间的亲情和新年庆祝的热闹气氛。"投辖留连肯放回",形象地描述了聚会时的热烈与不舍,仿佛时间在欢乐中停滞。

"恰第四朝春正好",点明聚会正值春天的第四天,天气宜人,景色优美,为饮酒作乐增添了愉悦的氛围。"合三百岁老相陪",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兄弟们长久的友谊和共同经历的岁月。

"有光西洛菜羹社,同醉东坡蕉叶杯",借用了洛阳的菜羹和苏东坡的蕉叶杯典故,寓意兄弟们共享美食,畅谈人生,其乐融融。最后,诗人以"何似添侬八十一,呼为五老共徘徊"收尾,表达了自己渴望加入这场兄弟聚会,共享天伦之乐,希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一同漫步在人生的晚年时光。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描绘春节兄弟聚会的细节,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雅生活和深厚的家庭情感。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杨君贵来访

云自悠悠日自长,栖栖破屋七峰阳。

危时不死风潮泡,耄境犹生石火光。

衔袖慇勤迂客旆,联珠错落照山场。

扶衰展玩无时节,细把诗中一味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侄溥到云南外家回

二竹家传一发微,眼中难问是和非。

诗书事冷官符欣,韦布形枯缯户肥。

儿戏仙楼空梦见,老过颠岭只愁归。

山溪亦有不平处,终日諠声水战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单君范寄梅行

洛阳今何辰,姚黄委沙尘。

岂无桃李花,荆棘相仆臣。

咄咄岁成晚,山空水粼粼。

化为万叶飞,目断无可人。

谁知霜雪根,独抱寒中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次韵如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其十二)

四坐诗成以成卷,醉舞者半歌者半。

薄云疏雨且早归,杜鹃自催鹤自怨。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