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十首(其一)

十年三赴四陵朝,又逐诸公一举镳。

龙尾道瞻回辇近,马蹄尘送入山遥。

天开野色川原净,日出城头雾雨消。

无数晚花秋树里,未须风物向春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所作的《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十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十年三次前往陵墓祭拜的亲身经历,描绘了沿途的景象和个人感受。

首句“十年三赴四陵朝”表达了诗人对祭祀活动的频繁参与,以及对先人的深深怀念。接着,“又逐诸公一举镳”暗示了诗人与同僚们的同行,共同参与这一庄重的仪式。

“龙尾道瞻回辇近”描绘了皇帝或重要人物的仪仗队伍接近,龙尾随行,显现出皇家气派。而“马蹄尘送入山遥”则写出队伍渐行渐远,尘土飞扬,直至消失在远方的山峦之间。

“天开野色川原净”展现了开阔的田野和河流在阳光照耀下的宁静与洁净,日出雾散,景色宜人。最后两句“无数晚花秋树里,未须风物向春饶”,诗人感慨即使是在秋季,山陵周边的景色也丝毫不逊于春天,晚花秋树自有其独特的韵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祭祀活动的敬意,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寓含着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十首(其六)

夜深灯火下斋宫,路转西岩却向东。

四塞河山今古在,诸陵云雾往来同。

烟丛簇簇溪藤暗,秋叶萧萧岭树红。

独愧两都词赋手,玉堂椽笔待名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十首(其七)

马头残梦不成酣,似觉薰风为指南。

官烛罢烧犹有月,朝衣初脱尚馀岚。

回鞭懒赴城东宴,挥麈聊同石上谈。

记得曩时曾宿地,翠微深处一禅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十首(其九)

路尽邮亭始入京,水村山郭几经行。

逢人借屋宁知姓,信马题诗不记程。

沙浦雁回风忽断,石梁鱼落水初清。

琼楼合在层霄外,莫遣微云缀月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兴八首(其一)

尘沙无日不春阴,伏枕偏惊抱病心。

忧国暗催青鬓改,避名翻爱碧山深。

水禽声动寒犹咽,风柳条长弱未禁。

客去客来门自掩,老夫浑欲谢冠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