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荫桓所作,题为《正月二十六日寄端中丞索和(其二)》。诗中,诗人以赞誉之词描绘了端中丞如同双璧般的才德,称赞他在故乡朋友中的威望极高。接下来,诗人通过"鹰瞵矜觜爪"的形象,暗示端中丞锐利的目光和果断的行事风格,而"秋凉鸥梦误湖山"则可能寓言他虽身处官场,但仍怀有归隐之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认为即使在恩怨情仇之外,端中丞仍有修补国家重任的责任。"金瓯补缀"象征着维护国家统一,"玉水消沈呓语间"则暗指清除流言蜚语。最后,诗人坚信天道不会永远昏昧,端中丞的努力终将改变困局,他为端中丞的境遇感到悲愤,泪水交织,表达了深深的同情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并寄寓期望的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体现了张荫桓作为清末官员的忧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