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游山无处浣尘埃,出郭寻幽入翠苔。
众水尽从双涧去,一峰元自五天来。
行春人散题名在,坐夏僧閒听讲回。
清磬一声猿鸟寂,石楠花落满经台。
这首诗是宋末金初的诗人王予可所作,名为《题灵隐寺》。全诗描绘了一番游览山中古寺的情景,其中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佛法之幽深的赞赏。
"游山无处浣尘埃" 表示诗人在山间漫步,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求心灵的清净。"出郭寻幽入翠苔" 则是说他走出了城郭,追寻着幽静的地方,踏入了青翠的苔地。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逃离尘世的愿望。
"众水尽从双涧去,一峰元自五天来" 描述了山中泉水汇聚成河流向远方,另一峰则如同五大仙台般超然物外。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与永恒的追求。
"行春人散题名在,坐夏僧閒听讲回" 则是说到了春天,人们散步于山间,留下名字以资纪念;到了夏季,一位和尚悠闲地听着经文的诵读。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对于四季变迁中自然与佛法之美的感受。
"清磬一声猿鸟寂,石楠花落满经台" 描述了一声清脆的磬音响起,使得林间的猿鸟都静默下来;而石楠花瓣则轻轻飘落,覆盖着经台。这两句捕捉到了山中寺庙的宁静与神圣,以及自然界对佛法的礼赞。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季节、佛教生活等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宁静,以及对于佛法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不详
凤环捧席带香屏,鲸杯倚伎和云捲。
一壶天地醒眠小。
唾尖绒舌淡红甜。
帘捲绿阴花外月,玉山冰雪醉扶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