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辞

世人重颜色,颜色如秋兰。

兰气随风散,兰花开后残。

眼见花开尽,香散秋风寒。

独坐观荣瘁,流泉空潺潺。

此意难为言,人外君自看。

枯骸旧颜色,旧人今不识。

新人即旧人,恩怨岂当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世态炎凉与时间流转的主题。诗人以“颜色”为线索,将秋兰的凋零比喻为人生的盛衰更替,以及世间的冷暖变化。从“世人重颜色,颜色如秋兰”开始,诗人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关于美的短暂与永恒的思考之中。秋兰的颜色象征着美好与短暂,正如人生中的美好时光一样,终将逝去。

接下来,“兰气随风散,兰花开后残”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美好事物的消逝过程,如同花香随风飘散,花朵在绽放之后逐渐凋零。这种描述不仅限于自然现象,也暗喻了人生的无常和易逝。

“眼见花开尽,香散秋风寒”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即使是最美好的事物,也无法逃脱岁月的侵蚀。随着季节的更迭,曾经的繁华与香气都化为了寒冷秋风中的一抹哀愁。

“独坐观荣瘁,流泉空潺潺”则展现了诗人面对时间流逝的孤独与沉思。他独自一人观察着生命的兴衰,仿佛是在静谧的溪流旁,倾听时间的低语。这里的“荣瘁”既指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变迁。

最后,“此意难为言,人外君自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难以言表,只能留给读者自行体会。这句诗暗示了每个人对于生命和时间的理解都是独特的,需要通过个人的经历和体验来领悟。

“枯骸旧颜色,旧人今不识。新人即旧人,恩怨岂当忆。”这两句诗则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记忆与时间的流逝联系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旧日的记忆逐渐模糊,新的人事物不断涌现,而过去的恩怨似乎也变得不再重要。这里蕴含了对生命短暂与轮回的感慨,以及对过往情感的淡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时间的流逝以及个人与世界的相对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无情的无奈接受。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花落

梅花良可持,翻惜花落时。

花在霜中好,花在霜中老。

开落趁春寒,不识春外草。

青青松柏枝,常为斧斤恼。

延促终归尽,寻香苦不蚤。

莫忧落时无,但看开时皎。

物理岂长荣,春光人见少。

百卉望不及,寂寞寒山道。

形式: 古风

渌水曲

乘流汎春渚,荡荡木兰桡。

日射水头红,微风翼柔条。

轻衣入芳树,重阴覆河桥。

缓步胜安车,遵畬盼新苗。

真乐岂景物,百龄如一朝。

山酌薄醇醪,清辞当歌谣。

心与诸境泠,寓目皆逍遥。

烟光澹将夕,黄鸟鸣咬咬。

倚杖望櫩际,去来谁为招。

含情迟回涂,此道何寥寥。

形式: 古风

古诗十九首(其一)

我昔在中冓,与君生别离。

不识别离苦,宁畏死相思。

乃至相思死,始知生别好。

秋风入罗帏,萧索哀边草。

迢迢天一涯,颜貌在怀抱。

奄忽随化迁,痛绝安可道。

生亦不相见,情教别到老。

魂魄终何之,举头寒月皎。

掩户徒沉吟,人生岂长保。

形式: 古风

古诗十九首(其二)

西猋捲黄云,白昼扬氛埃。

天地一为变,登高望边陲。

羌独无良人,胡为久徘徊。

念彼邻家妇,掩涕向予哀。

红粉怜青春,征衣手自裁。

裁就寄沙场,常忧游冶猜。

猜则从他猜,中情谁与回。

不学白头媪,年年守空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