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齐轩仲素老

秀岭明东城,飞翠横空断。

烟霞互灭没,爽气浮清旦。

旁连仙人居,楼殿出天半。

金龙蟠绣柱,银榜开琳馆。

齐轩面青葱,下瞰绿筱岸。

我尝醉其上,讴吟杂悲叹。

一时贤士夫,车马共游款。

当年二学士,落笔泻银汉。

曾赋齐轩诗,字字星斗烂。

事逐云雨空,鬼录尚可按。

重来兵火馀,触目自悽惋。

唯有轩前山,秀色还旧观。

晓猿惊未已,归袂何必挽。

胡为走尘埃,废此奇一段。

山灵亦可畏,移文定嘲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齐轩的壮丽景象和历史氛围,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先,诗中“秀岭明东城,飞翠横空断”两句,以“秀岭”、“明东城”、“飞翠”等词语描绘了齐轩周围的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接着,“烟霞互灭没,爽气浮清旦”则进一步渲染了清晨时分,烟霞与阳光交织,带来清爽宜人的气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旁连仙人居,楼殿出天半”两句,通过想象中的仙人居住地与高耸入云的楼殿,展现了齐轩的超凡脱俗之感。接下来,“金龙蟠绣柱,银榜开琳馆”描绘了齐轩内部装饰的奢华与精致,金龙盘绕的柱子、银制的榜牌、琳琅满目的馆舍,无不彰显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齐轩面青葱,下瞰绿筱岸”则将视线拉回地面,通过“青葱”、“绿筱岸”等词语,描绘了齐轩周围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与之前的豪华景象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我尝醉其上,讴吟杂悲叹”两句,表达了诗人曾经在齐轩之上饮酒作乐、抒发情感的经历,既有欢乐也有忧愁,体现了人生的复杂情感。

“一时贤士夫,车马共游款”描述了齐轩曾是贤士聚集之地,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展现了其在当时社会的地位与影响力。

“当年二学士,落笔泻银汉”通过“二学士”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齐轩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成就,他们的作品如同从银河倾泻而出,璀璨夺目。

“事逐云雨空,鬼录尚可按”则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人事变迁的无常。

“重来兵火馀,触目自悽惋”两句,描绘了诗人再次来到齐轩时,面对战争后的残破景象,内心充满了哀伤与感慨。

“唯有轩前山,秀色还旧观”强调了自然之美超越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山色依旧如初,给人以安慰与希望。

“晓猿惊未已,归袂何必挽”通过“晓猿”的叫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不愿被过去的美好所束缚,而是选择向前看。

“胡为走尘埃,废此奇一段”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齐轩那段特殊经历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山灵亦可畏,移文定嘲玩”最后两句,以山灵的视角,既是对齐轩历史的敬畏,也是对诗人情感的戏谑,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齐轩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黄子庞兼简邹德裕

天狼窥太清,戎马断行路。

一别常万里,寄书何由数。

识君英妙时,亹亹见佳处。

当年松柏姿,已有庙廊具。

比常览新作,险绝闻奇句。

探珠沧海底,秀色不受污。

笔端百斛鼎,胸中九经库。

高文动场屋,仍传渭上赋。

岂但凌三都,自使强敌怖。

邹郎挺忠烈,英英起门户。

同游气概中,风云生指顾。

独念蓬室士,无因陪杖屦。

相望隔章水,欲往不敢渡。

拿舟弄明月,正恐蛟龙怒。

形式: 古风

赠康元章

康郎读书本勃窣,羞作儒生酸到骨。

偶逢四海未解兵,气如秋鹰眼如鹘。

布衣杖策丞相前,官军尽扫长蛇窟。

燋头烂额已论功,况子当年陈调曲。

形式: 古风

送葛德裕

捧檄困米盐,戴星入州府。

官卑强趋走,出语不媚妩。

坐此触骇机,三人忽成虎。

况闻郡公曹,士论极患苦。

祸福在牙颊,骄气溢眉宇。

念君鸾凤栖,孰若黄鹄举。

负材淹簿领,摆脱即骞翥。

高兴动长川,插旗催转橹。

帆经一柱观,清风九江渚。

蛟龙蹙横波,楼船照秋浦。

兹游定有得,因之壮心膂。

丞相新开藩,门阑压吴楚。

豪英气概中,人物粲可数。

相逢一笑乐,细与论今古。

若问山间人,披蓑钓烟雨。

形式: 古风

题秀光亭壁饯刘世臣刘仲美

飞雨洒檐角,车骑散岩隈。

临池张翠幕,众贤会高台。

坐中蟾宫客,再占北斗魁。

复有南巷阮,少年负英才。

两公俱博雅,胸臆天所开。

明春试殿陛,笔力翻风雷。

胪传姓名出,声闻落九垓。

今宵且尽醉,须覆掌中杯。

朝来得好语,仍闻小人灾。

请观卢溪老,谈笑消奸回。

见敌未尝动,坐令敌倾摧。

庸儿不量力,自倒非人推。

举此卜二友,否极终泰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