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偶得四章(其三)

戍士已有不归想,意气摩人转伉傸。

将军倘绝功名心,百重围里堪横琴。

千秋孟浪了棋局,大运中天作钤束。

蜣螂小技徒弄丸,月明未识白玉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枕上偶得四章(其三)》由清代诗人姚燮创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对比,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对历史的反思。

首句“戍士已有不归想”,描绘了边疆守卫者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他们面对生死的考验,心中已萌生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却依然坚守岗位,体现了军人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意气摩人转伉傸”一句,以“摩人”形容戍士的坚韧意志,即使在艰苦环境中,他们的精神依旧高昂,不屈不挠。这里的“伉傸”(kàng sī)形容的是坚韧不拔、刚毅的性格。

接着,“将军倘绝功名心,百重围里堪横琴”表达了对将军的期待与理想化的想象。如果将军能放下对功名的执着追求,那么即使身处重重包围之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如同在琴声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千秋孟浪了棋局,大运中天作钤束”这一句,将历史比作棋局,寓意历史的进程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而“大运中天作钤束”则暗示着命运的力量,无论棋局如何变化,最终都受到某种力量的制约或引导。

最后,“蜣螂小技徒弄丸,月明未识白玉盘”通过昆虫与月亮的对比,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小聪明的人,实际上却无法理解更高深、更广阔的世界。月亮明亮而纯洁,象征着真理与智慧,而蜣螂(一种昆虫)的小把戏,不过是徒增笑料罢了。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个人与社会、历史与命运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复杂世界中保持自我、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枕上偶得四章(其四)

江南底用哀开府,夔州何须感工部?

杀戮不及从化民,遐陬万里皆王臣。

城雺四卷地将晓,空气醒人似芳草。

寻沽起辟湖上扉,深碧湖岚来照衣。

形式: 古风

探寓邻墙角梅十日至十一月望晓忽见一朵歌以赏之

墙高檐矮月一角,登楼俯见脩枝横。

为言去岁十月暖,已作烂雪堆银屏。

大野寒风不入城,微草茁土春姿青。

此花得气倍宜早,矧含元息通古灵。

主人识客门放扃,许客晨屐宵携檠。

嫩冰几片败叶堕,老苔一抹疏烟明。

霜吹薄帽风生生,石阑叉手听瓶笙。

低篁翠似窄衫女,瘦雀黄疑初乳莺。

尔梅困我诗迟成,欲开不开终何情?

朱弦乍抚天地醒,隔墙湖软闻流声。

东梢挂旭看茁英,抵掌笑遇飞仙琼,累尔主人残梦惊。

再过十日压枝满,当张帷幕开轩楹。

未愁扳折等杨柳,寂院有鸟无人行。

洁哉和靖工逃名,欣然独与吾鹤盟。

形式: 古风

月杪梅花盛开主人置酒花下饯余还镇海席上索诗续作此歌

倒涵春影满樽素,疑酒已注浮热香。

藐姑魂轻或能吸,我俗何有冰雪肠?

花南皛碧横竹廊,借与绿珠为步障。

泠泠玉蕤韵天际,掩蔽百态流神光。

风丝缠绵敢催笛,雨气暄好何来霜?

主人酒熟呼客尝,客惟举杯痴若忘。

昏灯密幄怨幺鸟,古藓空山思夕阳。

近来吾发将就苍,羌不如前年少狂。

看花伴侣半寥落,佳春逝与离别将。

主人殷殷兹劝觞,吾于此花诚何当?

但因气密致心醉,莫缘貌柔诬骨刚。

明朝一帆东下沧,先愁冻海欺薄裳。

生教情断鹿卢剑,可容梦拾明月珰。

伤心天末定难已,寄卧琴边聊复偿。

人间哀乐后茫茫,我诗代券宜密藏。

还言尔花毋出墙,此院不比青泥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月夜登城闻军士吹笛

月明军帐肃刁鼙,鬓影摇摇短柳枝。

远海无澜横岛屿,平原有露拂旌旗。

乍闻激笛吾能和,苦尔乡心静自知。

萧瑟关山同古夕,几多思妇梦凄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