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五首(其三)

夏里山阴总是秋,清凉五月足勾留。

乱蝉古木多藏寺,曲水修篁半结楼。

村落静,野塘幽,藕花多处便停舟。

披衿别人风前思,闲向桑阴看饲牛。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夏日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林、寺庙、溪流、竹楼、村落、野塘、荷花与牧牛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氛围。

首句“夏里山阴总是秋”,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清凉与宁静,仿佛夏日的炎热在山阴处化为秋日的凉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季节错觉。接着,“清凉五月足勾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凉感,五月本是炎炎夏日,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了足以让人留连忘返的清凉时光。

“乱蝉古木多藏寺,曲水修篁半结楼”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山林中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古木参天,蝉鸣声声,寺庙隐匿其间,曲水流淌,修竹环绕,竹楼点缀其中,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这里既有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有佛教文化的深邃静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村落静,野塘幽,藕花多处便停舟”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村落的静谧,野塘的幽深,以及荷花开处的停舟,都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在这里,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停下脚步,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披衿别人风前思,闲向桑阴看饲牛”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考与悠闲。在微风中披襟而立,思绪飘荡;闲适地在桑树荫下观看牧牛,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诗人的闲情逸致,也暗示了他对简单生活和平凡事物的深刻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五首(其四)

秋后山阴事事宜,湖山清瘦最宜诗。

白蘋风细分渔火,红树烟疏飐酒旗。

菱卦错,蓼滩欹,放船偏爱夕阳迟。

江村雁到黄花满,正是人家打稻时。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五首(其五)

冬日山阴景物殊,寒雅流水称萧疏。

千岩霜月传僧磬,万树梅花压钓舻。

商名器,贮风炉,泖湖生计未全输。

醉披风帽寒溪夜,重绘君家雪棹图。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减字木兰花九首(其一)

柯山西去,第五桥边芳草路。

山下人家,长日松风度麦花。

鸳鸯渡口,十顷湖光全上柳。

画舫斜阳,团扇风前一水香。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九首(其二)

柯山南畔,最爱绿萝行脚院。

三面花光,一面湖光衬夕阳。

闲携茶具,岩下清泉亲手注。

尽日莺啼,间覆僧窗一局棋。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