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首(其一)

夫差日淫放,举国求妃嫔。

自谓得王宠,代间无美人。

碧罗象天阁,坐辇乘芳春。

宫女数千骑,常游江水滨。

年深玉颜老,时薄花妆新。

拭泪下金殿,娇多不顾身。

生前妒歌舞,死后同灰尘。

冢墓令人哀,哀于铜雀台。

形式: 古风

翻译

夫差每日放纵,全国搜寻妃嫔。
自以为得到君王宠爱,世间再无绝色佳人。
碧绿罗帐如天空之阁,他乘坐华丽的辇车享受春光。
宫中美女众多,常伴随他游览江边。
岁月流逝,昔日的美貌已逝,新人妆容娇艳。
她含泪离开金殿,因嫉妒而忘我。
生前嫉妒歌舞,死后与尘土同归。
她的陵墓让人悲叹,更甚于那铜雀台的哀愁。

注释

夫差:吴王夫差。
日淫放:每日放纵。
妃嫔:宫中美女。
王宠:君王宠爱。
代间:世间。
碧罗象天阁:碧绿罗帐如天空之阁。
坐辇:乘坐辇车。
芳春:春天。
宫女数千骑:众多宫女伴随。
玉颜老:美貌逝去。
花妆新:新人妆容娇艳。
拭泪:含泪。
金殿:金銮殿。
娇多不顾身:因嫉妒忘我。
歌舞:歌舞之事。
同灰尘:与尘土同归。
灰尘:尘土。
冢墓:陵墓。
哀:悲叹。
铜雀台:曹操修建的宫殿,象征权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夫差荒淫奢侈、追求享乐的生活,以及他对美女的极度宠爱和占有。"碧罗象天阁,坐辇乘芳春"写出了夫差豪华的车驾和他在春天游玩的情景,而"宫女数千骑,常游江水滨"则展现了他随行的众多宫女和他们经常在江边游乐的情况。诗中还通过"年深玉颜老,时薄花妆新"反映出夫差对美色的追求永无止境,即使自己年华老去,也要不断更换新的面貌来维持自己的享乐。

然而,这种生活方式和心态最终带来的只是悲哀。"拭泪下金殿,娇多不顾身"表达了夫差的冷酷无情,即使在失去所爱之时,他也不会有太多的悔恨或感慨。最后两句"生前妒歌舞,死后同灰尘。冢墓令人哀,哀于铜雀台"则深刻地揭示了世事无常,人终将归于尘土,夫差的繁华和他对美女的占有最终都无法逃脱时间的磨灭,留下的只有空壳和令人悲哀的墓冢。

这首诗通过对夫差生活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权力与享乐、奢侈与堕落的深刻思考,也揭示了人生无常的哲理。

收录诗词(38)

祖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 号:均不详
  • 籍贯:洛阳(今河南洛阳)
  • 生卒年:699~746

相关古诗词

古意二首(其二)

楚王竟何去,独自留巫山。

偏使世人见,迢迢江汉间。

驻舟春溪里,誓愿拜灵颜。

梦寐睹神女,金沙鸣佩环。

闲艳绝世姿,令人气力微。

含笑默不语,化作朝云飞。

形式: 古风

尚书省门吟

落去他,两两三三戴帽子。

日暮祖侯吟一声,长安竹柏皆枯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丘为下第

沧江一身客,献赋空十年。

明主岂能好,今人谁举贤。

国门税征驾,旅食谋归旋。

皦日媚春水,绿蘋香客船。

无媒既不达,予亦思归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寄王长史

汝颍俱宿好,往来托层峦。

终日何寂寞,绕篱生蕙兰。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