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十首(其五)

捲雨对遥岑,诗寒不自禁。

猿猱三径小,虎豹九关深。

道眼虚空界,閒身自在心。

荷锄今亦倦,年与病相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在雨中卷起思绪遥望远方的山峰,诗中的意境让我忍不住心生寒意。
山中小径狭窄,只有猿猴能通行,而深宅大院的门户众多,虎豹难以进入。
修行者的洞察力如同空灵的境界,身心自由无拘无束。
如今扛着锄头劳作也感到疲惫,岁月和疾病仿佛在不断追寻我。

注释

捲:卷起。
雨:雨水。
遥岑:远方的山峰。
猿猱:猿猴。
三径:狭窄的小路。
九关:重重门户。
道眼:修行者的洞察力。
虚空界:空灵的境界。
閒身:自由的身体。
自在心:无拘无束的心。
荷锄:扛着锄头。
倦:疲惫。
年:岁月。
病:疾病。
相寻:追寻。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山林幽深意境的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自在的情怀。开篇“捲雨对遥岑,诗寒不自禁”表明诗人面对连绵的山岭与滚滚云雾,不禁吟出了冰冷而清峻的诗句,抒发了内心的孤寂与超然。接着“猿猱三径小,虎豹九关深”则通过猿猴在狭窄的小径间跳跃,猛兽在深邃的九关之间巡游,形象地描绘出山中道路之幽深与生灵之自由,这些都是隐逸者所向往的境界。

“道眼虚空界”一句,更是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他的心灵之眼已经能够洞察到虚幻的空界,达到了心如止水,不为红尘所扰动的一种精神状态。而“閒身自在心”则明示了这种境界下,诗人自己的身体虽处于闲散放松之中,但他的内心却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

最后两句,“荷锄今亦倦,年与病相寻”,则表达了一种对于劳作的疲惫,以及对岁月流逝和疾病缠身的感慨。诗人通过“荷锄”这一农耕工具的形象,传递出一种辛勤劳作后的体力与精神两方面的倦怠。而“年与病相寻”则是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衰老和疾病的无奈感受。

整首诗通过山林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隐逸生活状态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一种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中苦痛与衰老的深刻体悟,是一首集幽深意境与哲思感慨于一身的佳作。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唐律十首(其四)

松露滴深幽,山寒草径秋。

蔓藤行伏兔,野竹上牵牛。

日月双车毂,乾坤一传邮。

功名成底事,何苦觅封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唐律十首(其三)

有客共攒眉,蚕丛事可悲。

渡泸诸葛表,哀汴老韩诗。

谁又青冥钺,吾方白接䍦。

神谟自坚定,豺虎莫恫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唐律十首(其二)

尽日此徘徊,青粘两屦苔。

鸟声穿户去,暝色过溪来。

象齿劙鞭茁,银刀罾绘材。

空山人自老,醉眼向谁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唐律十首(其一)

云木上苍冥,行藏只草亭。

雁随秋到早,山入市来青。

投老馀渔具,能诗例鹤形。

发根风露入,肺渴喜初醒。

形式: 古风 押[青]韵